Wednesday, December 28, 2005

瓶子溜馬日記 20051226

作者: yushi

上一戰對騎士歸隊打先發的 Jeff Foster 回到替補,Austin Croshere 再度 回到先發五人的行列,其餘固定先發不變,仍是 Jamaal Tinsley、Sarunas Jasikevicius、Stephen Jackson 以及 Jermaine O'Neal。

小牛這邊則是 Jason Terry、Adrian Griffin、Josh Howard、Dirk Nowitzki 和 Erick Dampier 先發。

第一節

甫開局溜馬即失誤連連,Saras 被 Howard 抄了兩次,Jackson 還沒醒頻頻違 例,制空權又全落在小牛手上,進攻籃板連發加上主將 Dirk 的二樓跳投,小 牛不意外的領先一團混亂只有零星砲火點綴的溜馬。

Croshere 打沒多久就兩犯被 Dirk 打下去,不過小歐同樣也發威連連取分,也 把小牛的中鋒 Dampier 請下去休息,兩邊明星大前鋒相互較勁。此時雙方以 16-16 戰平,但小牛換上來的替補控衛 Devin Harris 年輕有勁,一下子連趕 四分,終逼的溜馬喊出暫停。

第一節後半 Dirk 繼續欺負 Foster ,當小歐也換下場休息時,溜馬一度場上 最高的是 Foster,再來是 Granger?!

小牛掛傷兵甚久的 Jerry Stackhouse 終於也回到場上了。

第一節結束,26-20 。除了兩個大前鋒各拿下兩隊最高分之外,小牛掌握籃板 優勢(14-6,包括八個進攻籃板),替補後衛 Harris 跳出來砍了八分提供源 源不绝的火力,故小牛取得領先。溜馬命中率雖不俗,超過五成以上,但失誤 過多自亂陣腳,且在內線上太讓 Dirk 予取予求,致使無法掌控節奏。

第二節

Harris 殺紅了眼,又連下四分,溜馬以前就守不住這種小隻速度型後衛!而 Dirk 不在場上,主攻權交給 Stackhouse 一樣有效,溜馬還是守不住這種切入 犀利的鋒衛搖擺人!(那溜馬到底守的住啥?)

沒有小歐在場上的溜馬彷彿群龍無首,不知該如何打球,場上找不到一個有力 的攻守重心,歐陸神射手 Saras 持續低迷、Tinsley 還在睡、Jackson 只是一 座自走砲。

不等溜馬回溫,小牛 Dampier 和 Howard 繼續上演連續進攻籃板神技,小牛領 先到兩位數差距了。

最後還是只能靠最穩定的小歐和 Croshere,Croshere 第二顆三分球命中,小 歐的中距離依舊準確,可惜對面的 Harris 和 Stackhouse 實在太火了。每當 溜馬好不容易將比分追近,小牛總是有人能及時站出來指著計分版「你看,比 分又拉回去了。」

上半場末,正當小歐和 Croshere 努力追到只剩五分時,小牛的衝鋒隊長 Howard 和超快後衛 Harris 又用他們的快手快腳又抄又投又罰的把比分拉開,而溜馬 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41-50。小牛領先。

HalfTime

小牛攻守系統運作良好,儘管第一戰將 Dirk 沒有任何籃板進帳,但身負破壞 對方防線的任務執行相當成功,不僅製造多次犯規且自己的罰球也全都把握住 ,上半場拿下 15 分為兩隊最高。沒搶到的籃板業績全給一旁的副手 Dampier 和 Howard 吸走,Dampier 摘下十籃板,包括八個進攻籃板,提供了相當充足 的彈藥;Howard 除了快攻、籃板之外,防守上的三個抄截有效截斷了對方的進 攻節奏。

替補方面 Harris 和歸隊的 Stackhouse 表現亮眼,Harris 砍下 13分,速度 型的打法讓溜馬沒輒; Stackhouse 的進攻技巧依舊犀利,靠罰球也吃到五分。

半場結算溜馬的三項投籃命中率都優於小牛,但比分卻落後到九分,除了籃板 大幅落後(13-28)給予對方過多二次進攻機會之外,自己的失誤也高達 11 次 ,總是自亂陣腳打亂節奏,落後這麼多也無話可說。Jackson 雖然砍進 12 分 為全隊最高,但只是獨善其身,對球隊無多大助益;小歐拿下 11 分,但僅有 一籃板,制空權的喪失對溜馬傷害太大;Croshere 九分四籃板已經是全隊系統 中運作最好的一位。Saras 得分目前還掛零、Tinsley 四分三助攻、板凳上無 人有搶眼表現。

第三節

Saras 終於開張,但回過頭來馬上就被 Dampier 封了個鍋子,Dampier 繼續在 禁區一柱擎天狂摘籃板,溜馬又沒輒!(吼!誰都守不住!)

小歐連罰球都失手,無言;Croshere 不會失手,還好。但我們在這裡談僅有的 罰球還能不能把握住,而對面的小牛卻是火力四射,人人皆能當得分點,真是 兩支等級不同的球隊啊。

這一節溜馬依舊打不出連續攻擊,只能靠著 Tinsley 零星砲火苦撐,而小牛的 五虎先發皆有建樹,最多曾領先到十六分。

第三節將結束前,雙方走馬換將,但溜馬不管換上來的是老馬、少馬、籃板馬 ,依舊不如小牛的一間牛排屋,單節八分進帳,光罰球就吃的你死死的,更不 用加上旁邊還在發光的 Harris 以及 Dirk 的高射砲(語未畢,Dirk 已經把 Foster 送下去休息了,四犯)。

61-80,落後十九分,溜馬還有機會嗎?

第四節

當溜馬應該要力圖反攻的時候,AJ 四次外線出手只進一球,Foster 摘下進攻 籃板被犯規卻兩罰都不中,小姐(miss)叫太多不是好事啊,話說這樣的開局 實在不像要強力反撲的前奏,回過頭來 Howard 的一記三分球將比分超前到24 分,這是 Howard 今晚的第 12 分,而 Howard 過去七場只要得分超過兩位數 ,小牛戰績全勝,所以今晚 ...。

65-93。

儘管第四節的時間還有一半,但看來兩邊勝負已定,雙方陸續出清板凳球員上 場。(但 Saras 這時候才上場,怪!)

80-102。地主隊小牛獲勝。

Recap

No Energy。一言以蔽之。

Boxscore上所有的攻守數據全部都輸給對手,要輸的這麼徹底也不容易,籃板 和失誤是兩項致命傷,保不住防守籃板,就是給對手更多進攻機會,相對來說 你就得付出更多心力在防守面上;老是走步踩線違例一堆失誤,對手不需要碰 你,你就自己先倒成一堆,這樣還打什麼球,談什麼組織防守。

「我們從頭到尾,不管是心理上還是實質上,都不在狀況內,不管原因是什麼 ,我們打的真是爛極了,而對手是一支相當優秀的球隊。」Saras 賽後說道。

溜馬整張計分表都不能看,個人表現只有小歐拿下 15 分全隊最高,但他卻只 有「二」個籃板,而拉下最多籃板球的是 Croshere 和 Foster,但卻也只有「 四」個!(總籃板數以 30-49 狂輸,這樣贏得了才有鬼)

Croshere 另有 11 分進帳,在只出賽 19 分鐘的情況下,Croshere 的績效已 是全隊最正常的一員。其他 Jackson 雖有 12 分的成績,但個人五次失誤實在 不該,偏偏又多以個人非受迫性失誤收場,屢次中斷球隊進攻節奏。

後場兩個老後衛(一個老臉、一個老經驗)都未打出應有的水準,Tinsley 只 在第三節有所貢獻,但僅止於得分,未能帶起隊友打出氣勢;Saras 則整場都 不在狀況內,二線戰力也多表現不佳,沒有一個能吹起反攻號角,如果要真說 有的話,也只有球皮 Eddie Gill 在垃圾時間砍了七分,超有效率,但無助於 球隊。

小牛準備充足,團隊戰力堅強,他們能有系統的擊敗有阿泰的溜馬隊,自然也 能再次用 Team Work 撂倒沒有阿泰的溜馬,當然這次殺的更徹底。

扣掉先發的 Dirk、Howard 和 Dampier 各自在得分、防守、籃板上完成任務, 總是在第四節扮演殺手的 Terry 因領先太多反而沒得發揮,倒是板凳席上 Harris 和 Stackhouse 抓住機會盡情揮灑。

Harris 有一張漂亮的成績單,20 分 5 助攻 6 籃板;Stackhouse 傷癒復出擔 任救火隊表現可圈可點,砍下 15 分,還有一次灌籃演出,牛排屋宣告重新開 業了。

小牛贏了這場戰績提升到 21 勝 7負,和大西洋區龍頭馬刺並列西區最佳戰績 ,而馬刺就是溜馬下一場的對手。

瓶子溜馬日記 20051226

作者: yushi

上一戰對騎士歸隊打先發的 Jeff Foster 回到替補,Austin Croshere 再度 回到先發五人的行列,其餘固定先發不變,仍是 Jamaal Tinsley、Sarunas Jasikevicius、Stephen Jackson 以及 Jermaine O'Neal。

小牛這邊則是 Jason Terry、Adrian Griffin、Josh Howard、Dirk Nowitzki 和 Erick Dampier 先發。

第一節

甫開局溜馬即失誤連連,Saras 被 Howard 抄了兩次,Jackson 還沒醒頻頻違 例,制空權又全落在小牛手上,進攻籃板連發加上主將 Dirk 的二樓跳投,小 牛不意外的領先一團混亂只有零星砲火點綴的溜馬。

Croshere 打沒多久就兩犯被 Dirk 打下去,不過小歐同樣也發威連連取分,也 把小牛的中鋒 Dampier 請下去休息,兩邊明星大前鋒相互較勁。此時雙方以 16-16 戰平,但小牛換上來的替補控衛 Devin Harris 年輕有勁,一下子連趕 四分,終逼的溜馬喊出暫停。

第一節後半 Dirk 繼續欺負 Foster ,當小歐也換下場休息時,溜馬一度場上 最高的是 Foster,再來是 Granger?!

小牛掛傷兵甚久的 Jerry Stackhouse 終於也回到場上了。

第一節結束,26-20 。除了兩個大前鋒各拿下兩隊最高分之外,小牛掌握籃板 優勢(14-6,包括八個進攻籃板),替補後衛 Harris 跳出來砍了八分提供源 源不绝的火力,故小牛取得領先。溜馬命中率雖不俗,超過五成以上,但失誤 過多自亂陣腳,且在內線上太讓 Dirk 予取予求,致使無法掌控節奏。

第二節

Harris 殺紅了眼,又連下四分,溜馬以前就守不住這種小隻速度型後衛!而 Dirk 不在場上,主攻權交給 Stackhouse 一樣有效,溜馬還是守不住這種切入 犀利的鋒衛搖擺人!(那溜馬到底守的住啥?)

沒有小歐在場上的溜馬彷彿群龍無首,不知該如何打球,場上找不到一個有力 的攻守重心,歐陸神射手 Saras 持續低迷、Tinsley 還在睡、Jackson 只是一 座自走砲。

不等溜馬回溫,小牛 Dampier 和 Howard 繼續上演連續進攻籃板神技,小牛領 先到兩位數差距了。

最後還是只能靠最穩定的小歐和 Croshere,Croshere 第二顆三分球命中,小 歐的中距離依舊準確,可惜對面的 Harris 和 Stackhouse 實在太火了。每當 溜馬好不容易將比分追近,小牛總是有人能及時站出來指著計分版「你看,比 分又拉回去了。」

上半場末,正當小歐和 Croshere 努力追到只剩五分時,小牛的衝鋒隊長 Howard 和超快後衛 Harris 又用他們的快手快腳又抄又投又罰的把比分拉開,而溜馬 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41-50。小牛領先。

HalfTime

小牛攻守系統運作良好,儘管第一戰將 Dirk 沒有任何籃板進帳,但身負破壞 對方防線的任務執行相當成功,不僅製造多次犯規且自己的罰球也全都把握住 ,上半場拿下 15 分為兩隊最高。沒搶到的籃板業績全給一旁的副手 Dampier 和 Howard 吸走,Dampier 摘下十籃板,包括八個進攻籃板,提供了相當充足 的彈藥;Howard 除了快攻、籃板之外,防守上的三個抄截有效截斷了對方的進 攻節奏。

替補方面 Harris 和歸隊的 Stackhouse 表現亮眼,Harris 砍下 13分,速度 型的打法讓溜馬沒輒; Stackhouse 的進攻技巧依舊犀利,靠罰球也吃到五分。

半場結算溜馬的三項投籃命中率都優於小牛,但比分卻落後到九分,除了籃板 大幅落後(13-28)給予對方過多二次進攻機會之外,自己的失誤也高達 11 次 ,總是自亂陣腳打亂節奏,落後這麼多也無話可說。Jackson 雖然砍進 12 分 為全隊最高,但只是獨善其身,對球隊無多大助益;小歐拿下 11 分,但僅有 一籃板,制空權的喪失對溜馬傷害太大;Croshere 九分四籃板已經是全隊系統 中運作最好的一位。Saras 得分目前還掛零、Tinsley 四分三助攻、板凳上無 人有搶眼表現。

第三節

Saras 終於開張,但回過頭來馬上就被 Dampier 封了個鍋子,Dampier 繼續在 禁區一柱擎天狂摘籃板,溜馬又沒輒!(吼!誰都守不住!)

小歐連罰球都失手,無言;Croshere 不會失手,還好。但我們在這裡談僅有的 罰球還能不能把握住,而對面的小牛卻是火力四射,人人皆能當得分點,真是 兩支等級不同的球隊啊。

這一節溜馬依舊打不出連續攻擊,只能靠著 Tinsley 零星砲火苦撐,而小牛的 五虎先發皆有建樹,最多曾領先到十六分。

第三節將結束前,雙方走馬換將,但溜馬不管換上來的是老馬、少馬、籃板馬 ,依舊不如小牛的一間牛排屋,單節八分進帳,光罰球就吃的你死死的,更不 用加上旁邊還在發光的 Harris 以及 Dirk 的高射砲(語未畢,Dirk 已經把 Foster 送下去休息了,四犯)。

61-80,落後十九分,溜馬還有機會嗎?

第四節

當溜馬應該要力圖反攻的時候,AJ 四次外線出手只進一球,Foster 摘下進攻 籃板被犯規卻兩罰都不中,小姐(miss)叫太多不是好事啊,話說這樣的開局 實在不像要強力反撲的前奏,回過頭來 Howard 的一記三分球將比分超前到24 分,這是 Howard 今晚的第 12 分,而 Howard 過去七場只要得分超過兩位數 ,小牛戰績全勝,所以今晚 ...。

65-93。

儘管第四節的時間還有一半,但看來兩邊勝負已定,雙方陸續出清板凳球員上 場。(但 Saras 這時候才上場,怪!)

80-102。地主隊小牛獲勝。

Recap

No Energy。一言以蔽之。

Boxscore上所有的攻守數據全部都輸給對手,要輸的這麼徹底也不容易,籃板 和失誤是兩項致命傷,保不住防守籃板,就是給對手更多進攻機會,相對來說 你就得付出更多心力在防守面上;老是走步踩線違例一堆失誤,對手不需要碰 你,你就自己先倒成一堆,這樣還打什麼球,談什麼組織防守。

「我們從頭到尾,不管是心理上還是實質上,都不在狀況內,不管原因是什麼 ,我們打的真是爛極了,而對手是一支相當優秀的球隊。」Saras 賽後說道。

溜馬整張計分表都不能看,個人表現只有小歐拿下 15 分全隊最高,但他卻只 有「二」個籃板,而拉下最多籃板球的是 Croshere 和 Foster,但卻也只有「 四」個!(總籃板數以 30-49 狂輸,這樣贏得了才有鬼)

Croshere 另有 11 分進帳,在只出賽 19 分鐘的情況下,Croshere 的績效已 是全隊最正常的一員。其他 Jackson 雖有 12 分的成績,但個人五次失誤實在 不該,偏偏又多以個人非受迫性失誤收場,屢次中斷球隊進攻節奏。

後場兩個老後衛(一個老臉、一個老經驗)都未打出應有的水準,Tinsley 只 在第三節有所貢獻,但僅止於得分,未能帶起隊友打出氣勢;Saras 則整場都 不在狀況內,二線戰力也多表現不佳,沒有一個能吹起反攻號角,如果要真說 有的話,也只有球皮 Eddie Gill 在垃圾時間砍了七分,超有效率,但無助於 球隊。

小牛準備充足,團隊戰力堅強,他們能有系統的擊敗有阿泰的溜馬隊,自然也 能再次用 Team Work 撂倒沒有阿泰的溜馬,當然這次殺的更徹底。

扣掉先發的 Dirk、Howard 和 Dampier 各自在得分、防守、籃板上完成任務, 總是在第四節扮演殺手的 Terry 因領先太多反而沒得發揮,倒是板凳席上 Harris 和 Stackhouse 抓住機會盡情揮灑。

Harris 有一張漂亮的成績單,20 分 5 助攻 6 籃板;Stackhouse 傷癒復出擔 任救火隊表現可圈可點,砍下 15 分,還有一次灌籃演出,牛排屋宣告重新開 業了。

小牛贏了這場戰績提升到 21 勝 7負,和大西洋區龍頭馬刺並列西區最佳戰績 ,而馬刺就是溜馬下一場的對手。

Saturday, December 24, 2005

七六人十一月份報導

編輯部按:本文為網友 jimcal 的作品,完稿於十二月初,歡迎讀者們多多來信投稿,和同好們共同分享您的意見。

Passion ★ Pride ★ 76ers

請告訴我,你對七六人本季的期待是什麼?

奪下大西洋組冠軍?拿下東區冠軍?

甚至是指上猶虛的 Allen Iverson 奮鬥十年未曾改變的目標 -- NBA 總冠軍?

球季開打一個月後,11 月暫居大西洋區首位的七六人是八勝八敗,剛好五成勝率。

似曾相識。

A.I 在 11 月的比賽 11 場得分超過 30 分,包括 4 場 40 分以上的比賽。

似曾相識。

這個球季不同的是站在場邊的人不再是 Jim O'Brien,而是曾為七六人拿下 冠軍的 Maurice Cheeks。而他是今年夏天七六人最大的補強。

開季的七六人並不順利,在熱身賽最後折損了禁區主力 Samuel Dalembert, 開幕戰就在延長賽中輸給了公鹿。隨即又在客場慘敗給去年讓七六人放暑假 的活塞,在山貓手上領到開季三連敗。即使 Iverson 火力不減,禁區捉襟見 肘的戰力讓人搖頭,連防守籃板都不能抓好;板凳上能夠給予的火力支援不 夠,就連替補上場的防守都成問題。

這樣的球隊,你有多少期待?

接下來七六人似乎換了一個隊伍,先是靠著 KK 的活躍踏破溜馬主場,又接 著在主場打敗小牛、湖人、快艇、暴龍,順便還打鐵趁熱在客場擊敗暴龍拿 下六連勝。

這樣的球隊,你給多少期待?

此後往前一步退後兩步,於是又回到七六人球迷最熟悉的五成勝率。

讓我們試著找出為什麼。

本季最令人期待的是 Mo Cheeks 能讓 A.I 加 Webber 打出什麼樣的新氣象 ,上一季雖然 Webber 來到費城,和 A.I 合作的機會卻不多,整體不算真正 融入團隊,又傳出與 O'Brien 的不和,使得 Webber 上一季並沒有在費城發 光發熱。本季 Webber 宣稱膝傷無礙,Mo 和 A.I 也對他頗有信心;從開季 表現看來,Iverson 和 Webber 的高位擋拆的確相當有威脅性,以 Webber 的高位策應技巧,輔以 A.I 依舊犀利的切入,的確讓七六人火力增強不少。 KK 仍然是外線上的威脅,Iggy 也開始提供高命中率的外線,板凳上還有 Salmons、Nailon、Hunter、Ollie ...

那為什麼我們還是只有五成勝率?

即使進攻端有 Iverson-Webber,即使 11 月份 Sixers 是全聯盟平均得分最 高的球隊,我們還是只有勉強接受的八勝八敗。原因在於這支球隊還不是最 會進攻的球隊 -- 他的對手才是。七六人就算每場可以攻下 103 分左右,卻 仍舊以 1.3 分見負於對手,主要原因在於禁區防守以及籃板保護不佳。在前 16 場比賽有 11 場比賽籃板輸給對手,尤其是進攻籃板輸得兇。Samuel Dalembert 回來後除了對拓荒者大勝 30 個籃板以外,情形並沒有顯著改善 。去年的藍領軍除了 Marc Jackson 以外幾乎都在 Webber 的交易中離開費 城,Marc Jackson 又被球隊總管 Billy King 跟籃網換了個第二輪選秀權回 來,暑假簽下的年輕中鋒 Steven Hunter 是季初補上 Sammy 缺的七六人先 發中鋒,每場平均卻只抓下六個左右的籃板,單憑 Webber 能夠撐起禁區嗎 ?更何況 Webber 從來就不是以防守著名的大前鋒,更不要提動過膝蓋手術 的他現在在禁區的速度大打折扣。

前場的問題在 Sammy 回來後依舊沒有解決,原因在於七六人沒有真正能夠抵 擋對方低位進攻的球員。不管是 Sammy 或是 Hunter 都不是禁區單守的行家 ,補防的火鍋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如果外線防線遭到破壞,七六人的禁區 想不丟分只能靠運氣火鍋 -- 因為有可能造成 Goal-tending,而無法真正帶 給對方有效的嚇阻,更不要提卡位沒有做好被搶進攻籃板,對方第二波甚至 第三波的進攻所帶來的傷害。

板凳是另一個大問題,FOX 的季前預估將七六人排在聯盟中後段的原因之一 是板凳戰力薄弱。開季一個月這個問題展露無疑,端看先發的上場時間就知 道。年屆三十的 A.I 每場還是得上班超過 40 分鐘(44.1 分鐘高居聯盟第 一),膝蓋讓人擔心的 Webber 得扛 40.1 分鐘也是聯盟第八。常可以見到 一旦 Iverson 休息,場上就頓失重心,進攻沒有章法,只能靠 Salmons 一 個人帶球切入破壞,迫使 Cheeks 不得不又把 A.I 放上場。替補 Webber 的 內線娃娃球員們不是提供犯規額度,就是增加觀眾對七六人孱弱禁區的印象。

回到防守,不得不提 Cheeks 強調的區域防守。

自 Mo 宣稱他要改善七六人的團隊防守之後,區域防守就是七六人的防守重 點。但是除了 Iggy 能夠真正落實輪轉防守和補防以外,常可以看到 KK 被 輕鬆過,或是 Salmons趕不上而犯上一規。我們的後場速度不應該是連區域 防守都沒辦法應付才對,KK 也就算了,Salmons 既然有切入的爆發力,防守 對他而言應該不是體能上的問題。

而區域防守如果沒守好,結果就是外圍空檔一大堆,球員卻定在原地看對方 做投籃練習。最令人氣結的,是每每取得大幅領先後,卻保持不到多久光景 就會花光領先分數,在溜馬的主場一度領先到 20 分,卻讓對方從第三節一 路追趕到不到一分鐘只落後兩分,要不是溜馬沒能把握機會打進,七六人才 辛苦拿下勝利;主場對暴龍第一節打完領先 19 分,結果第二節就還暴龍 11 分;客場再戰第一節就拿下 40 分高分,最高領先 20 分,卻被 Mike James 和 Charlie-V 連切帶投追趕下,在槍響終了才擺脫被追趕的壓力。這些比賽 ,除了進攻籃板以外,在領先的狀態下鬆懈了防守意識,是七六人小將們的 最大問題。

這樣的球隊,你會有多期待?

今年是 A.I 進入聯盟的第十年,從前那個狂狷的小子,已經成為費城的領袖 人物。只是,A.I 的隊友們是不是可以再一次和他合力進入冠軍賽,證明費 城不是一人球隊?

翻開 Roster 一看,除了 A.I 和 Webber,會上場的球員(沒錯,我在暗示 那個不能上場的 Mashburn)裡只有 Ollie 和 Nailon 算是老江湖,其他球 員甚至都不超過五年資歷,更別提我們另外三位先發加起來才在聯盟裡待了 六年。在這裡我不打算評論 King 的能力,畢竟說再多也是無濟於事。我想 說的是,面對一支大部分球員都還年輕的隊伍,Cheeks 應該多給這些小將們 嘗試的機會,現階段七六人最大的資產就是這些小將的進步,你不能期待 Iverson 進步到每場拿 50 分,也不能期待 Webber 突然恢復成可以大轉身 進禁區來個大扣籃,他們現有的帳面成績都是他們的正常表現。但是 KK、 Salmons、Sammy、Iggy 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KK 可以把切入做得更好, Salmons 可以讓團隊進攻變得更有效率,Sammy 可以有更多的禁區腳步 -- 只要他會利用他的速度,Iggy 的進攻會越來越多元。只是這些都不會在明天 一覺醒來就發生,必須要在場上給他們時間,付出"學費",才會學到可貴的 經驗。

A.I 和 Webber 的配合不需要擔心,真要擔心也是 Webber 單方面。Webber 有幾場命中率不佳,連帶影響到對自己出手的信心;Iverson 的切入常會吸 引對方的包夾,如果 Webber 空檔投不進,不僅犧牲了出手機會,也連帶增 加 Iverson 遭到包夾的機會。Iverson 少了 Webber頂多是得分效率下降, Webber 現階段看起來卻無法獨立作業,這是一個隱憂,但還稱不上七六人的 首要問題。

球迷總是缺乏耐心,希望 Cheeks 能有遠見,給小將們更多發揮的空間。我 相信不僅是 Salmons,其他小將們也會在累積更多經驗後帶給球迷們更多的 驚奇。11 月我們看到了冀望已久的 A.I - Webber 連線,也看到 Salmons 大驚奇;未來,我相信七六人還能帶給我們更多。

七六人球迷,你有多少期待?

這樣的球隊,我真心地期待。

七六人十一月份報導

編輯部按:本文為網友 jimcal 的作品,完稿於十二月初,歡迎讀者們多多來信投稿,和同好們共同分享您的意見。

Passion ★ Pride ★ 76ers

請告訴我,你對七六人本季的期待是什麼?

奪下大西洋組冠軍?拿下東區冠軍?

甚至是指上猶虛的 Allen Iverson 奮鬥十年未曾改變的目標 -- NBA 總冠軍?

球季開打一個月後,11 月暫居大西洋區首位的七六人是八勝八敗,剛好五成勝率。

似曾相識。

A.I 在 11 月的比賽 11 場得分超過 30 分,包括 4 場 40 分以上的比賽。

似曾相識。

這個球季不同的是站在場邊的人不再是 Jim O'Brien,而是曾為七六人拿下 冠軍的 Maurice Cheeks。而他是今年夏天七六人最大的補強。

開季的七六人並不順利,在熱身賽最後折損了禁區主力 Samuel Dalembert, 開幕戰就在延長賽中輸給了公鹿。隨即又在客場慘敗給去年讓七六人放暑假 的活塞,在山貓手上領到開季三連敗。即使 Iverson 火力不減,禁區捉襟見 肘的戰力讓人搖頭,連防守籃板都不能抓好;板凳上能夠給予的火力支援不 夠,就連替補上場的防守都成問題。

這樣的球隊,你有多少期待?

接下來七六人似乎換了一個隊伍,先是靠著 KK 的活躍踏破溜馬主場,又接 著在主場打敗小牛、湖人、快艇、暴龍,順便還打鐵趁熱在客場擊敗暴龍拿 下六連勝。

這樣的球隊,你給多少期待?

此後往前一步退後兩步,於是又回到七六人球迷最熟悉的五成勝率。

讓我們試著找出為什麼。

本季最令人期待的是 Mo Cheeks 能讓 A.I 加 Webber 打出什麼樣的新氣象 ,上一季雖然 Webber 來到費城,和 A.I 合作的機會卻不多,整體不算真正 融入團隊,又傳出與 O'Brien 的不和,使得 Webber 上一季並沒有在費城發 光發熱。本季 Webber 宣稱膝傷無礙,Mo 和 A.I 也對他頗有信心;從開季 表現看來,Iverson 和 Webber 的高位擋拆的確相當有威脅性,以 Webber 的高位策應技巧,輔以 A.I 依舊犀利的切入,的確讓七六人火力增強不少。 KK 仍然是外線上的威脅,Iggy 也開始提供高命中率的外線,板凳上還有 Salmons、Nailon、Hunter、Ollie ...

那為什麼我們還是只有五成勝率?

即使進攻端有 Iverson-Webber,即使 11 月份 Sixers 是全聯盟平均得分最 高的球隊,我們還是只有勉強接受的八勝八敗。原因在於這支球隊還不是最 會進攻的球隊 -- 他的對手才是。七六人就算每場可以攻下 103 分左右,卻 仍舊以 1.3 分見負於對手,主要原因在於禁區防守以及籃板保護不佳。在前 16 場比賽有 11 場比賽籃板輸給對手,尤其是進攻籃板輸得兇。Samuel Dalembert 回來後除了對拓荒者大勝 30 個籃板以外,情形並沒有顯著改善 。去年的藍領軍除了 Marc Jackson 以外幾乎都在 Webber 的交易中離開費 城,Marc Jackson 又被球隊總管 Billy King 跟籃網換了個第二輪選秀權回 來,暑假簽下的年輕中鋒 Steven Hunter 是季初補上 Sammy 缺的七六人先 發中鋒,每場平均卻只抓下六個左右的籃板,單憑 Webber 能夠撐起禁區嗎 ?更何況 Webber 從來就不是以防守著名的大前鋒,更不要提動過膝蓋手術 的他現在在禁區的速度大打折扣。

前場的問題在 Sammy 回來後依舊沒有解決,原因在於七六人沒有真正能夠抵 擋對方低位進攻的球員。不管是 Sammy 或是 Hunter 都不是禁區單守的行家 ,補防的火鍋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如果外線防線遭到破壞,七六人的禁區 想不丟分只能靠運氣火鍋 -- 因為有可能造成 Goal-tending,而無法真正帶 給對方有效的嚇阻,更不要提卡位沒有做好被搶進攻籃板,對方第二波甚至 第三波的進攻所帶來的傷害。

板凳是另一個大問題,FOX 的季前預估將七六人排在聯盟中後段的原因之一 是板凳戰力薄弱。開季一個月這個問題展露無疑,端看先發的上場時間就知 道。年屆三十的 A.I 每場還是得上班超過 40 分鐘(44.1 分鐘高居聯盟第 一),膝蓋讓人擔心的 Webber 得扛 40.1 分鐘也是聯盟第八。常可以見到 一旦 Iverson 休息,場上就頓失重心,進攻沒有章法,只能靠 Salmons 一 個人帶球切入破壞,迫使 Cheeks 不得不又把 A.I 放上場。替補 Webber 的 內線娃娃球員們不是提供犯規額度,就是增加觀眾對七六人孱弱禁區的印象。

回到防守,不得不提 Cheeks 強調的區域防守。

自 Mo 宣稱他要改善七六人的團隊防守之後,區域防守就是七六人的防守重 點。但是除了 Iggy 能夠真正落實輪轉防守和補防以外,常可以看到 KK 被 輕鬆過,或是 Salmons趕不上而犯上一規。我們的後場速度不應該是連區域 防守都沒辦法應付才對,KK 也就算了,Salmons 既然有切入的爆發力,防守 對他而言應該不是體能上的問題。

而區域防守如果沒守好,結果就是外圍空檔一大堆,球員卻定在原地看對方 做投籃練習。最令人氣結的,是每每取得大幅領先後,卻保持不到多久光景 就會花光領先分數,在溜馬的主場一度領先到 20 分,卻讓對方從第三節一 路追趕到不到一分鐘只落後兩分,要不是溜馬沒能把握機會打進,七六人才 辛苦拿下勝利;主場對暴龍第一節打完領先 19 分,結果第二節就還暴龍 11 分;客場再戰第一節就拿下 40 分高分,最高領先 20 分,卻被 Mike James 和 Charlie-V 連切帶投追趕下,在槍響終了才擺脫被追趕的壓力。這些比賽 ,除了進攻籃板以外,在領先的狀態下鬆懈了防守意識,是七六人小將們的 最大問題。

這樣的球隊,你會有多期待?

今年是 A.I 進入聯盟的第十年,從前那個狂狷的小子,已經成為費城的領袖 人物。只是,A.I 的隊友們是不是可以再一次和他合力進入冠軍賽,證明費 城不是一人球隊?

翻開 Roster 一看,除了 A.I 和 Webber,會上場的球員(沒錯,我在暗示 那個不能上場的 Mashburn)裡只有 Ollie 和 Nailon 算是老江湖,其他球 員甚至都不超過五年資歷,更別提我們另外三位先發加起來才在聯盟裡待了 六年。在這裡我不打算評論 King 的能力,畢竟說再多也是無濟於事。我想 說的是,面對一支大部分球員都還年輕的隊伍,Cheeks 應該多給這些小將們 嘗試的機會,現階段七六人最大的資產就是這些小將的進步,你不能期待 Iverson 進步到每場拿 50 分,也不能期待 Webber 突然恢復成可以大轉身 進禁區來個大扣籃,他們現有的帳面成績都是他們的正常表現。但是 KK、 Salmons、Sammy、Iggy 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KK 可以把切入做得更好, Salmons 可以讓團隊進攻變得更有效率,Sammy 可以有更多的禁區腳步 -- 只要他會利用他的速度,Iggy 的進攻會越來越多元。只是這些都不會在明天 一覺醒來就發生,必須要在場上給他們時間,付出"學費",才會學到可貴的 經驗。

A.I 和 Webber 的配合不需要擔心,真要擔心也是 Webber 單方面。Webber 有幾場命中率不佳,連帶影響到對自己出手的信心;Iverson 的切入常會吸 引對方的包夾,如果 Webber 空檔投不進,不僅犧牲了出手機會,也連帶增 加 Iverson 遭到包夾的機會。Iverson 少了 Webber頂多是得分效率下降, Webber 現階段看起來卻無法獨立作業,這是一個隱憂,但還稱不上七六人的 首要問題。

球迷總是缺乏耐心,希望 Cheeks 能有遠見,給小將們更多發揮的空間。我 相信不僅是 Salmons,其他小將們也會在累積更多經驗後帶給球迷們更多的 驚奇。11 月我們看到了冀望已久的 A.I - Webber 連線,也看到 Salmons 大驚奇;未來,我相信七六人還能帶給我們更多。

七六人球迷,你有多少期待?

這樣的球隊,我真心地期待。

Monday, December 19, 2005

關於快艇

作者: yungkai

地下網路雜誌存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八年多了。所以我已經連寫了八年的快艇季前分析。

今年是我第一次沒寫快艇,結果他們現在高居太平洋區的盟主。

Go Figure。

原來我才是他們帶衰的原因啊。


快艇的季後(呃,去年季後,今年季前)補強,當時在許多球評眼中並不特出,甚至 斷言他們失敗的也所在多有。他們最重要的作為,其實也就是兩樁:Cuttino Mobley 和 Sam Cassell。

快艇去年爭取 Kobe Bryant 結果被耍了以後,和籃網交易了合約最後一年的老 將 Kerry Kittles,擺明就是借將一年,明年大家分道揚鑣。結果今年自由球員市 場上的明星球員總是高搆不著,Michael Redd 和 Ray Allen 之流根本沒有認真考 慮快艇,顧此失彼之下還丟掉了寶貴的 Bobby Simmons。

公鹿給 Simmons 五年四千七百萬的合約的確太高,快艇沒有必要去搶標。但是他們緊 接著給了 Mobley 五年四千兩百萬的合約,那我還寧願去當寃大頭留住 Simmons。

我相當不喜歡 Mobley,你可以說那是我個人的偏見。當然,在 Redd 和 Allen 這些 一線得分後衛之後,Mobley 已經算是市場上最頂尖的得分後衛之一;但是有了主攻手 Elton Brand 和 Corey Maggette 之後,快艇需要的不是一個要經常把球拿在手上 才能發揮效力的單打型得分後衛,而是一個能夠有效發揮長程火力的射手。我相信 Simmons 上個球季四成三五的三分球命中率是生涯中的一個反常,因此我不反對快艇選擇不與他 續約;但是我更相信 Mobley 也不是一個射手,他需要拿球的時間更遠過於 Simmons。 如果你這個球季看過一些快艇的球賽,你可以閉上眼睛想想你記得他做了多少事情。錦 上添花多半有他,雪中送炭的鏡頭你只會在 Cassell、Brand 和 Maggette 身上看 到。他還是可以交出來一張十五分五個籃板,數字上看來還不錯的成績單,那是因為他在 場上的時間夠久--快艇沒有稱職的二號替補。

另外一個重要的交易,則是快艇把先發控衛 Marko Jaric 和替補控衛 Lionel Chalmers 送到灰狼,換來了 Cassell 和一個有條件的第一輪選秀。這個交易的爭議性更大。 快艇送出了兩個控衛,擺明了就是把位置和時間都留給去年雖然因傷所苦但表現頗佳的 新人控衛 Shaun livingston。如果是用這種思考模式的話,為什麼又換來了一個沒 有傷的話仍然能(而且顯然會吵著要)先發的 Cassell?是 Cassell 已經自願退居二 線?還是快艇仍然對 Livingston 的能力有所保留?許多球評認為 Cassell 的到來將阻 撓 Livingston 的成長速度,所以給了這個交易一個大大的「F」。

我個人當時沒有這麼多的疑慮,但是對於誰將先發倒也有個大問號。尤其在 Cassell 當時表示需要和教練 Mike Dunleavy 談談自己的定位,「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到快艇」, 到與 Dunleavy 會晤後,「十分明白自己的先發地位」這一段時間中,我很好奇, Dunleavy 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給 Livingston 一個在訓練營中爭取先發的機會都不 給他?莫非是 Dunleavy 的合約也將到期,他必須非贏不可?

我同意 Livingston 還太嫩。他的傳球天分的確難得一見,但是整體的球技還需要幾年 的時間成熟。讓一個老油條 Cassell 教教他球該怎麼打,或許遠比算計誰該先發,誰上 場打幾分鐘來得有意義得多。而先不先發的問題,在訓練營中馬上也消失了--因為 Livingston 的背傷讓他高掛了免戰牌。Cassell 成為了快艇季初的全職先發,而這在戰績上也表現 了出來。

我不認為 Cassell 的生涯,在歷史上會得到正確的評價。他當然不是什麼歷史上五十大 的偉大球員,進名人堂的希望也大概沒有。但是沒有他,火箭在 1994 的季後賽中可能 過不了太陽更不用說尼克;籃網在 Jason Kidd 來到前會七年連續與季後賽無緣;公 鹿沒有什麼「Big Three」可言;KG 現在大概還在等第一輪的主場優勢。但是我們只會 記得他在球場上的碎碎念,在球場外的「給新約不然就交易我」要求。Cassell 從來沒 領過七百萬的年薪,但是他的價值在今年卻格外明顯。當然,他也知道年事已高,自己估 計最多只有再一年的先發價值,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在比賽後段有時多少會有點喪失準頭 的表現,但是他往往在快艇危急存亡的關頭能夠投進關鍵一球,在場上的領導能力更是 無庸置疑。快艇這些年來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控衛,最接近的只有失敗的 Andre Miller 實驗。在 Livingston 成長到足堪大任以前,Cassell 終於琢磨出快艇沒能綻放出的 光芒。

而和 Cassell 相互輝映的,則是球技更上一層的 Brand。每年固定交出二十分十籃板 左右成績單的 Brand,其實今年球技又有一點進步。Brand 的低位單打一直很穩,但是 往年勾射並不是他的主要武器。他轉入禁區後,主要的作法是轉身跳投。鑑於他較矮的身 材,跳投有時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真要論低位單打的勾射能力,Chris Kaman 比他 還好一點。但是今年,Brand 的勾射更進步也更自然了。尤有甚者,他的中距離跳投能 力,也從往年的罰球圈左右高位,延伸到了兩側底線。在具有這個準頭加上 Cassell 入 隊以後,他們兩人合作的 Pick & Roll 或 Pick & Pop,成為了讓人開始想 起 Stockton & Malone 的致命武器。我相信這個球季到現在為止,他們成功的 P&R, 已經超過了 Brand 入隊後和任何控衛合作的任何一個球季。

其他兩位先發沒有什麼好說的,沒有明顯的進步,當然也沒退步。Kaman 仍然是個可靠, 但是還是常常無厘頭的中鋒;Maggette 受傷,回來了,又受傷。教練 Dunleavy 似乎 也還沒從五年前拓荒者季後賽海K俠客的夢魘中醒過來。海K班蛙?拜託,你還可以更白 痴一點。

不過,把活塞那場除外,Dunleavy 把握了快艇這兩年難得球員變動不多的機會,終於 讓他的戰術得以貫徹。快艇從上個球季開始逐漸能夠把防守圈收緊,壓低對手的命中率, 今年也仍然承接了這個基調。他擅玩 Mismatch 的戰術也在身高夠的 Cassell 來到以 後有了更大的空間,單打的機會時時可見。抄截一向不是快艇的強項,但是助攻方面有 不小的進步。雖然後場二先發都是新入隊,但是戰績是最好的春藥,球贏多了大家就不會 這麼自私了(請參見 Kobe 的出手次數和湖人勝率的相關曲線)。唯一快艇有點僥倖的, 是他們的籃板。即使在數字上快艇的籃板要勝過對手一些,但是在實戰上,快艇不是一 隻很能掌握關鍵防守籃板的球隊,這也是他們想進軍季後賽必須加強的。

前陣子有個球評(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 Steve Kerr,在 Yahoo! 上)認為,快 艇的板凳深度不錯,他們進軍季後賽應該大有希望。但是,板凳其實快艇最值得擔心的 一點,尤其在替補中鋒 Zeljko Rebraca 再度因為心臟問題休兵以後。在 Kaman 仍 然不時出現犯規麻煩的情況下,快艇唯一堪用的中鋒替補就只剩 Chris Wilcox。Wilcox 有著不下當年 Darius Miles 的體能資質,但是除了一直被壓在 Brand 之下缺乏 上場時間之外,他的注意力也仍然有問題。今天他可以在十五分鐘裡面抓下十個籃板海 灌十二分,接下去的一個星期你就可以看到他從場上消失。他有時回防漫不經心,有時 對場上的情勢判斷不佳,這也成為他上場時間受限的重要因素。除了他也可以替補前鋒 以外,快艇幾乎也沒有其他替補前鋒的角色。新人 James Singleton 在季初 Maggette 缺席時一度大放異彩,在 Maggette 歸陣後卻馬上消失,在 Maggette 再度受傷後 也沒再復出,你可以知道他在 Dunleavy 心目中的地位。快艇應付 Maggette 再度 受傷的小前鋒窘況,在多半的時間中必須選擇把搖擺人 Quinton Ross 拿來打小前鋒, 在比賽中也會出現打三後衛,也就是把 Mobley 移往三號位的鏡頭。這個對 Dunleavy 來說是家常便飯,往年用 Jaric 打小前鋒的場合也不少見。在後衛方面,在季初原 本應該是由杜克新人 Daniel Ewing 替補,但是 Ewing 經驗不夠,打控衛常常會出 現問題,後來索性簽下了 Howard Eisley 來救火,情況才好了一點。Ewing 偶爾控 球,主要還是替補二號的位置。必須留在場上穩定軍心的 Cassell 原本偶爾可以打得 分後衛,在 Livingston 歸隊以後這樣的機會更多了。

總結來說,快艇的板凳並不深。Livingston 歸隊以後有所改善,但是只要 Rebraca 不回來,快艇的先發打到季中就會開始脫力。對於他們更重要的是,他們應該要開始考 慮 Cassell(35.4 分鐘)的體力調節。

除了帳面上的戰力,今年快艇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信心。以往一落 後就開始慌亂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在今年已不復見。無論落後多少,對手多麼強悍,快 艇都有能夠趕回來的自信,這要歸功於 Cassell 和 Brand 的領導。

在時間上來說,這已經不能算是開季報導,所以當然也沒有估計本季幾勝幾敗能不能進 季後賽的老調。不過,無論日後進展如何,這都是個足以令快艇球迷興奮的球季。

關於快艇

作者: yungkai

地下網路雜誌存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八年多了。所以我已經連寫了八年的快艇季前分析。

今年是我第一次沒寫快艇,結果他們現在高居太平洋區的盟主。

Go Figure。

原來我才是他們帶衰的原因啊。


快艇的季後(呃,去年季後,今年季前)補強,當時在許多球評眼中並不特出,甚至 斷言他們失敗的也所在多有。他們最重要的作為,其實也就是兩樁:Cuttino Mobley 和 Sam Cassell。

快艇去年爭取 Kobe Bryant 結果被耍了以後,和籃網交易了合約最後一年的老 將 Kerry Kittles,擺明就是借將一年,明年大家分道揚鑣。結果今年自由球員市 場上的明星球員總是高搆不著,Michael Redd 和 Ray Allen 之流根本沒有認真考 慮快艇,顧此失彼之下還丟掉了寶貴的 Bobby Simmons。

公鹿給 Simmons 五年四千七百萬的合約的確太高,快艇沒有必要去搶標。但是他們緊 接著給了 Mobley 五年四千兩百萬的合約,那我還寧願去當寃大頭留住 Simmons。

我相當不喜歡 Mobley,你可以說那是我個人的偏見。當然,在 Redd 和 Allen 這些 一線得分後衛之後,Mobley 已經算是市場上最頂尖的得分後衛之一;但是有了主攻手 Elton Brand 和 Corey Maggette 之後,快艇需要的不是一個要經常把球拿在手上 才能發揮效力的單打型得分後衛,而是一個能夠有效發揮長程火力的射手。我相信 Simmons 上個球季四成三五的三分球命中率是生涯中的一個反常,因此我不反對快艇選擇不與他 續約;但是我更相信 Mobley 也不是一個射手,他需要拿球的時間更遠過於 Simmons。 如果你這個球季看過一些快艇的球賽,你可以閉上眼睛想想你記得他做了多少事情。錦 上添花多半有他,雪中送炭的鏡頭你只會在 Cassell、Brand 和 Maggette 身上看 到。他還是可以交出來一張十五分五個籃板,數字上看來還不錯的成績單,那是因為他在 場上的時間夠久--快艇沒有稱職的二號替補。

另外一個重要的交易,則是快艇把先發控衛 Marko Jaric 和替補控衛 Lionel Chalmers 送到灰狼,換來了 Cassell 和一個有條件的第一輪選秀。這個交易的爭議性更大。 快艇送出了兩個控衛,擺明了就是把位置和時間都留給去年雖然因傷所苦但表現頗佳的 新人控衛 Shaun livingston。如果是用這種思考模式的話,為什麼又換來了一個沒 有傷的話仍然能(而且顯然會吵著要)先發的 Cassell?是 Cassell 已經自願退居二 線?還是快艇仍然對 Livingston 的能力有所保留?許多球評認為 Cassell 的到來將阻 撓 Livingston 的成長速度,所以給了這個交易一個大大的「F」。

我個人當時沒有這麼多的疑慮,但是對於誰將先發倒也有個大問號。尤其在 Cassell 當時表示需要和教練 Mike Dunleavy 談談自己的定位,「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到快艇」, 到與 Dunleavy 會晤後,「十分明白自己的先發地位」這一段時間中,我很好奇, Dunleavy 到底是怎麼想的?難道給 Livingston 一個在訓練營中爭取先發的機會都不 給他?莫非是 Dunleavy 的合約也將到期,他必須非贏不可?

我同意 Livingston 還太嫩。他的傳球天分的確難得一見,但是整體的球技還需要幾年 的時間成熟。讓一個老油條 Cassell 教教他球該怎麼打,或許遠比算計誰該先發,誰上 場打幾分鐘來得有意義得多。而先不先發的問題,在訓練營中馬上也消失了--因為 Livingston 的背傷讓他高掛了免戰牌。Cassell 成為了快艇季初的全職先發,而這在戰績上也表現 了出來。

我不認為 Cassell 的生涯,在歷史上會得到正確的評價。他當然不是什麼歷史上五十大 的偉大球員,進名人堂的希望也大概沒有。但是沒有他,火箭在 1994 的季後賽中可能 過不了太陽更不用說尼克;籃網在 Jason Kidd 來到前會七年連續與季後賽無緣;公 鹿沒有什麼「Big Three」可言;KG 現在大概還在等第一輪的主場優勢。但是我們只會 記得他在球場上的碎碎念,在球場外的「給新約不然就交易我」要求。Cassell 從來沒 領過七百萬的年薪,但是他的價值在今年卻格外明顯。當然,他也知道年事已高,自己估 計最多只有再一年的先發價值,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在比賽後段有時多少會有點喪失準頭 的表現,但是他往往在快艇危急存亡的關頭能夠投進關鍵一球,在場上的領導能力更是 無庸置疑。快艇這些年來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控衛,最接近的只有失敗的 Andre Miller 實驗。在 Livingston 成長到足堪大任以前,Cassell 終於琢磨出快艇沒能綻放出的 光芒。

而和 Cassell 相互輝映的,則是球技更上一層的 Brand。每年固定交出二十分十籃板 左右成績單的 Brand,其實今年球技又有一點進步。Brand 的低位單打一直很穩,但是 往年勾射並不是他的主要武器。他轉入禁區後,主要的作法是轉身跳投。鑑於他較矮的身 材,跳投有時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真要論低位單打的勾射能力,Chris Kaman 比他 還好一點。但是今年,Brand 的勾射更進步也更自然了。尤有甚者,他的中距離跳投能 力,也從往年的罰球圈左右高位,延伸到了兩側底線。在具有這個準頭加上 Cassell 入 隊以後,他們兩人合作的 Pick & Roll 或 Pick & Pop,成為了讓人開始想 起 Stockton & Malone 的致命武器。我相信這個球季到現在為止,他們成功的 P&R, 已經超過了 Brand 入隊後和任何控衛合作的任何一個球季。

其他兩位先發沒有什麼好說的,沒有明顯的進步,當然也沒退步。Kaman 仍然是個可靠, 但是還是常常無厘頭的中鋒;Maggette 受傷,回來了,又受傷。教練 Dunleavy 似乎 也還沒從五年前拓荒者季後賽海K俠客的夢魘中醒過來。海K班蛙?拜託,你還可以更白 痴一點。

不過,把活塞那場除外,Dunleavy 把握了快艇這兩年難得球員變動不多的機會,終於 讓他的戰術得以貫徹。快艇從上個球季開始逐漸能夠把防守圈收緊,壓低對手的命中率, 今年也仍然承接了這個基調。他擅玩 Mismatch 的戰術也在身高夠的 Cassell 來到以 後有了更大的空間,單打的機會時時可見。抄截一向不是快艇的強項,但是助攻方面有 不小的進步。雖然後場二先發都是新入隊,但是戰績是最好的春藥,球贏多了大家就不會 這麼自私了(請參見 Kobe 的出手次數和湖人勝率的相關曲線)。唯一快艇有點僥倖的, 是他們的籃板。即使在數字上快艇的籃板要勝過對手一些,但是在實戰上,快艇不是一 隻很能掌握關鍵防守籃板的球隊,這也是他們想進軍季後賽必須加強的。

前陣子有個球評(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 Steve Kerr,在 Yahoo! 上)認為,快 艇的板凳深度不錯,他們進軍季後賽應該大有希望。但是,板凳其實快艇最值得擔心的 一點,尤其在替補中鋒 Zeljko Rebraca 再度因為心臟問題休兵以後。在 Kaman 仍 然不時出現犯規麻煩的情況下,快艇唯一堪用的中鋒替補就只剩 Chris Wilcox。Wilcox 有著不下當年 Darius Miles 的體能資質,但是除了一直被壓在 Brand 之下缺乏 上場時間之外,他的注意力也仍然有問題。今天他可以在十五分鐘裡面抓下十個籃板海 灌十二分,接下去的一個星期你就可以看到他從場上消失。他有時回防漫不經心,有時 對場上的情勢判斷不佳,這也成為他上場時間受限的重要因素。除了他也可以替補前鋒 以外,快艇幾乎也沒有其他替補前鋒的角色。新人 James Singleton 在季初 Maggette 缺席時一度大放異彩,在 Maggette 歸陣後卻馬上消失,在 Maggette 再度受傷後 也沒再復出,你可以知道他在 Dunleavy 心目中的地位。快艇應付 Maggette 再度 受傷的小前鋒窘況,在多半的時間中必須選擇把搖擺人 Quinton Ross 拿來打小前鋒, 在比賽中也會出現打三後衛,也就是把 Mobley 移往三號位的鏡頭。這個對 Dunleavy 來說是家常便飯,往年用 Jaric 打小前鋒的場合也不少見。在後衛方面,在季初原 本應該是由杜克新人 Daniel Ewing 替補,但是 Ewing 經驗不夠,打控衛常常會出 現問題,後來索性簽下了 Howard Eisley 來救火,情況才好了一點。Ewing 偶爾控 球,主要還是替補二號的位置。必須留在場上穩定軍心的 Cassell 原本偶爾可以打得 分後衛,在 Livingston 歸隊以後這樣的機會更多了。

總結來說,快艇的板凳並不深。Livingston 歸隊以後有所改善,但是只要 Rebraca 不回來,快艇的先發打到季中就會開始脫力。對於他們更重要的是,他們應該要開始考 慮 Cassell(35.4 分鐘)的體力調節。

除了帳面上的戰力,今年快艇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信心。以往一落 後就開始慌亂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在今年已不復見。無論落後多少,對手多麼強悍,快 艇都有能夠趕回來的自信,這要歸功於 Cassell 和 Brand 的領導。

在時間上來說,這已經不能算是開季報導,所以當然也沒有估計本季幾勝幾敗能不能進 季後賽的老調。不過,無論日後進展如何,這都是個足以令快艇球迷興奮的球季。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瓶子溜馬日記 20051121

作者: yushi

溜馬對火箭

姚明在低位的破壞力還是很大,且身材高大的他動作卻相當靈活,防守者稍一閃神就會被他晃過灌籃得分,可能還順便賠上犯規,為此 Scot Pollard 即付出不少代價(當然更菜的 David Harrison 付的更多),僅僅在保護防守籃板上表現稱職而已。

但你似乎不能再要求 Pollard 更多了,來到溜馬第三年,每每被談論到最多的是他的薪資包袱而不是球技,卡萊爾教練說好聽一點的是每當面對有高大中鋒的對手(例如俠客、姚明等)時,你就會需要 Pollard 的存在,這句話看似重要,但其實是因為原先發中鋒 Jeff Foster 無法上場的緣故,如果再加上一個 Dale Davis 還在的話,Pollard 還會有上場空間嗎?

這是 Pollard 的合約年,但不會是他的爆發年。

考慮到整個團隊攻守的全面性,溜馬的中鋒確實是個相對來說較大的弱點,Pollard 除了防守和籃板之外,無法再給溜馬更多助力,特別是在進攻面上幾無威脅力;至於期待的七呎巨漢 Harriosn,儘管在少數轉播露面中總可以讓人看到他驚人的進攻天賦,但防守經驗上的生嫩仍讓他無法在場上待太多時間,踩不到有利位置、抓不到碰撞的尺度、總是犯規過多提早下場,這一季可能還是要繳很多多多學費。

對照之下,防守較好的上季籃板達人 Foster 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火箭這邊,說簡單很簡單,說複雜也可以很複雜,在失去 T-Mac 之後,唯一的禁區武器姚明能不能在低位取得「絕對性」優勢,對火箭來說非常重要,如姚明不能場場保持高水準的攻守表現的話,以現在團隊平均得分居於聯盟末位的火箭來說,其處境實在岌岌可危。

姚明之外,火箭的其他先發四人打的幾乎不像個 NBA 球員,David Wesley 應該沒那麼差,他的外線有一定的火侯,只是可惜「把球交給姚明」的任務似乎比要他砍外線來的更重;已經可以算是個球皮的 Juwan Howard 多年的經驗練就油條的身手,在籃板、中距離或單打上都有斬獲,但他和姚明的搭配似乎沒有太多聯繫,僅能獨善其身;小前鋒 Ryan Bowen 碰上阿泰只能算他倒楣,這兩個球員不在同一等級上;頂替 T-Mac 先發上場的新人 Luther Head 還太嫩,功力還未到可以委以重任的程度。

板凳方面 Derek Anderson 是唯一可用的救火員,但本場比賽除了得分之外並無多大貢獻;老將 Jon Barry 應該可以給他多些時間,他的經驗球有助於穩定後場重心;至於期待能成為姚明強力副手的跳跳人前鋒 Stromile Swift 這場球吃了不少悶虧,頻頻被比他矮但打法更硬的阿泰單吃得手,完全沒有抵抗的法子。

火箭陣型尚未調整完畢,以致於攻擊火力大打折扣,球員之間無法藉互助有效提高得分契機,在不協調的系統中打球也只能發揮零星自走砲的作用而已。不過防守是不會失常的,在范甘迪教練的調教下,火箭諸將的防守功力確實也讓溜馬打不出流暢球風,前三節的命中率兩隊同樣不到四成,除了雙方的內線長人(小歐和姚明)還能找到較佳的出手機會,其他人的進攻多半過於勉強。

不過難看歸難看,有個人還是默默的在第三節末跳了出來,兩分兩分慢慢蠶食也讓他最後吃到了 24 分,阿泰不論是面框強行上籃或是背框翻身跳投都很順利的吃掉防守方的球員,Bowen 也好、Swift 也好,甚至是姚明補防過來,阿泰強壯的手臂照樣能拉下進攻籃板補進,下半場阿泰個人即貢獻了 16 分,一舉助溜馬突破僵局進而拉開比數。

阿泰之外,Stephen Jackson 和 Jamaal Tinsley 也有不少低位持球單打的機會,六呎八的 Jackson 單吃了 Wesley 兩次,但更讓人安心的則是他的三分外線,三顆三分球來的真是剛剛好;Tinsley 持球單打 Head 不是為了自己得分,而是破壞對方防守,他今天有八次助攻三抄截的表現,其中一記電光火石快傳給 Austin Croshere 籃下灌籃得分搏得滿堂彩。

板凳上 Croshere 和 Sarunas Jasikevicius 均有不俗貢獻。

Croshere 的罰球穩定性夠,進攻上的多元化往往成為教練手上的一枚活棋,只可惜以身材來看,防守上的硬度略嫌不足,打先發很難抗住各隊變態大前鋒群,雖然他仍然可以繳出約 12 分 7 籃板左右的成績,但比起來從板凳殺出來的 10 分 6 籃板的績效會給溜馬帶來更多幫助與機動性。

Jasikevicius 雖然是個 29 歲的老新人,但他敢投敢切敢傳、較具活潑的球風路線又略微不同於普遍偏重投射的歐陸球員(不過輕柔的投籃手腕還在),多給他一些時間,這位聰明的球員能給溜馬的會比想像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