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5, 2005

[活塞 vs. 七六人]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作者: bias

為了寫好這篇季後賽對戰分析,筆者翻出硬碟裡的舊稿,打算參考援引過往季後賽對戰分析的格式,多少偷懶省點工夫。底特律活塞和費城七六人兩年前首度在季後賽相逢,而該篇東區第二輪對戰分析碰巧也是由筆者撰述為各位球迷服務。現在回頭看來,光從雙方先發替補位置表的對照就已經頗有人事全非之感。尤其本來有個被放在右邊的名字,雖然還是西裝畢挺不必換球衣,但竟然已經跑到左邊來了。

活塞很強。過去三季內有兩度站上例行賽中央分組龍頭寶座,三年來在季後賽露臉,每年都向前多挺進一輪,更是去年的總冠軍。活塞銅牆鐵壁般的團隊防守常叫對手聞風喪膽。不過或許跟「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理狀態有關,這支冠軍勁旅今年大半季都顯得有些安逸自足、漫不經心,在尋求衛冕連霸的強悍度上似乎稍微有點下降。 「我最喜歡數學課了。因為...」「因為我們數學老師時常請假。」至少投身籃球教練一職長達三十幾年終於在去年得償一吻金盃芳澤宿願、今年球季結束後可能直接就宣布打算退休在家安養天年的老先生好像就有這種味道。有這麼年輕漂亮的老婆和可愛的女兒,我們真的可以體諒她在身體不好會想多陪陪家人的心情。

七六人不能說很強,但是每個遇上她們的對手絕對都知道七六人很難打。七六人是四年前的東區冠軍,雖然當時的陣容到現在只剩三個傢伙碩果僅存,但這三人中如今仍無愧於「碩果」這個形容詞的實際上只有一位,她既曾是年度 MVP 也砍下四屆聯盟得分王,厲害得很;另一位曾經是非常好用的年度最佳第六人但這兩年體能下降老化,加上隊上來了不少功能位置重疊的新秀,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最後還有一位被七六人丟出去之後不小心又成為交易配角資源回收,根本渺小得可以直接忽略。兩年前跟活塞激烈的廝殺對戰,也只有前兩位有出賽,第三位當時在隊上的球員是個大號的飛人小朋友,當時因受傷開刀整季報銷,根本沒有被登錄在季後賽名單上。

兩軍交手,應該會是一種既熟悉卻又陌生的感覺。筆者明白有些讀者閱讀此類對戰分析時會特別關心對戰結果誰勝誰負的預測,雖然我個人從來不認為這個部分有什麼重要。嗯,照慣例我們還是會作個純粹依據個人靈感的不可靠預測,但請耐心把這篇文章看完我才要告訴妳。

在必須跟時間賽跑、筆者自己也願意承認研究功課的準備並不充分的情形下,本文雖然大致上仍維持分別依照兩隊位置對照的基本結構,但基本上多是意隨筆走、想到什麼就寫到哪裡的雜談,所以也會有比重極不對稱均衡的情形,而非用字精確又具系統性的翔實分析。在此先為如此草率的寫作方式向各位讀者致歉。但有時我難免又想,當寫籃球再也不只是制式化的填格子,或許這對寫作者本身,才能常保一些樂趣吧。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希望妳也能在這長篇廢話中,找到一些能夠讓妳引起共鳴的部分。謝謝收看。

底特律 活塞隊

位置

費城 七六人

Ben Wallace

中鋒

Samuel Dalembert

Rasheed Wallace

強力前鋒

Chris Webber

Tayshaun Prince

小前鋒

Kyle Korver

Richard Hamilton

得分後衛

Andre Iguodala

Chauncey Billups

控球後衛

Allen Iverson

Antonio McDyess

替補

Marc Jackson

Carlos Arroyo

Aaron McKie

Linsey Hunter

Josh Davis

Ronald Dupree

Rodney Rogers

Darvin Ham

Willie Green

Elden Campbell

John Salmons

Darko Milicic

Kevin Ollie

Larry Brown

教練

Jim O'Brien

( 54 W - 28 L )

本季戰績

( 43 W - 39 L )

(W) 99

11/06 @ DET

91 (L)

(W) 99

01/15 @ DET

95 (L)

(W) 93

02/16 @ PHI

75 (L)

(L) 84

03/23 @ PHI

107 (W)


● 中鋒 Ben Wallace vs. Samuel Dalembert

今年的 Ben Wallace 在籃板、抄截、阻攻個人平均數據上都稍有下滑 -- 當然,仍然是聯盟裡最頂尖的防守球員之一 -- 但數據下滑就是下滑了,如果去年那樣近乎完美的表現還無法再度在「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獎項上掄元,而以個人紮實防守帶動起全隊進攻的領導力也無法讓她至少跟隊友 Chauncey Billups 共享 Finals MVP,那筆者實在無法想像今年的 Ben Wallace 如何能夠在表現稍微退步的情形下受到至少相等程度的肯定。個人數據的下滑,如果發生在前幾年,一些專家球評可能會說,這對活塞而言未必不是好事一件;畢竟過去幾年,當 Ben Wallace 一手包辦全隊大部分的籃板火鍋等禁區粗活而得以入選明星賽及年度最佳防守球員時,活塞在全隊籃板總數卻往往不如想像中強勢。如果大班在個人數據上的下滑代表的是有其他隊友挺身而出,分擔大班的責任,那麼這正好是活塞已經登峰造極的團隊防守竟然又能再向上攀升一個等級的最佳證明。

我只是說如果。從數據上看,例行賽活塞每場平均 43.4 的團隊籃板總數已經可以排在聯盟第四,而 Rasheed Wallace 和 Tayshaun Prince 兩大鋒線主力在帳面上的成績也的確都進步了。活塞仍然是聯盟裡最頂尖的防守強隊。只不過,在此同時,Ben Wallace 在場上的專注力似乎是有些不若以往,筆者認為這可能才是 Big Ben 本季數據稍有退步的關鍵因素。季初時因為兄長過世而受悲痛情緒影響場上表現,固然應該被體諒,但十一月底 Ben Wallace 跟溜馬前鋒 Ron Artest 所發生的肢體衝突,間接引發了奧本山皇宮球場兩萬球迷跟溜馬隊員的暴力事件,這對 Wallace 個人、活塞隊、溜馬隊乃至於全 NBA 甚至整個體壇 (日前紐約洋基右外野手 Gary Sheffield 跟球迷起衝突,就是因為想起 Artest 才收拳的)都造成巨大的震撼和難以撫平的傷害。這傷害並不獨表現在打架球員遭強制禁賽處分直接對球隊所造成的戰力減損,而有更多複雜的心理層面因素值得去細細探究 (但這篇應該是季後賽對戰分析,所以...)

重點是,當 Ben Wallace 坐滿球監回來,以往看似無敵的禁區鐵漢不再是那樣金剛不壞的強硬了,往日鎮守禁區時那種有如三國猛將張飛隻身佇立長板橋上大喝「有我在,誰都不准過去」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雄霸豪情與氣勢都已經稍稍打了點折扣。再也沒有連拿兩次「年度最佳防守球員」時永遠保持專心、時時充滿殺氣的感覺了,以 Wallace 的球技能力來說,如果在這一點都有提前繳械的動搖,她對對手就不再是那樣難以對抗的威脅了。Wallace 個人在此心理層面的轉變攸關著活塞全隊賴以立基的戰術核心,只要還想尋求衛冕連莊,這便可能會是活塞隊 -- 特別是 Wallace 本人 -- 所需面對並盡力解決的首要課題,畢竟,拿到冠軍的隊伍本來就幾乎什麼都已經步上軌道了。當然,只是稍稍打了點折扣而已,別想得太嚴重,我也說過了,仍然是聯盟最頂尖的防守球員之一。

****** ****** ****** ****** ****** ******

6 呎 11 吋高、250 磅重的 Samuel Dalembert 就是前文提到兩年前季後賽七六人對活塞時因傷缺席的那位大號飛人。籃球技藝或許仍粗糙了點,不過把得分手段侷限在以灌籃作為每波進攻的終結,卻恰好能夠反映出可靠的效率。聯盟裡有一票這種「櫻木花道」型的球員在剛進 NBA 時都是憑藉著老天爺賞飯吃的優異體能條件和源源不絕的活力而受到球迷熱切的喜愛,先以灌籃機器、籃板機器、火鍋機器的單面向印象打出在江湖上立足的名號,日後才再漸漸發展出其他進攻武器,成為更全面的最佳綠葉球員,對面的 Ben Wallace 正好也是箇中翹楚之一。

作個極端主觀又非常不精確的比喻,這裡有個簡單的算式可以參考一下:

(Samuel Dalembert + Marc Jackson)≒(Marcus Camby + Amare Stoudemire)x 0.8 ≒(Nene + Kenyon Martin)≒(Eddy Curry + Tyson Chandler)≒(Kwame Brown + Etan Thomas)x 1.2。

這類「櫻木花道」型的球員之間共通的最佳優點就是一被放到場上便從頭到腳散發出近乎動物原始本能般的野性,拿到球都不必多想,交給直覺和反射神經去處理就可能得到好結果,自己電力充沛之外也能感染給隊友的專注運動能量,更是這類球員最容易受球迷喜愛、隊友也都願意力挺的原因。也正因為 Sam Dalembert 的球路代表的是這種充滿體能爆發力的不確定因子,跟 Ben Wallace 之間的放對其實也就未必會太佔下風。

fear the fro ! ,Ben Wallace 榮膺電玩遊戲 ESPN NBA2K5 的封面人物,廣告標語這麼說。然而 Afro 爆炸米粉麥克風頭早已不是 Ben 的專利,只不過是 big-afro 跟 mid-afro 的差別而已,同樣蓄有阿福柔髮型的 Sam 要比 Ben 高了三吋,六成左右的罰球命中率是不太理想,但對面的 Ben 低到只有四成多,五十步笑一百步,寶哥寶弟大家開心就好。體能不是籃球場上的一切,身高也不是。只不過,特別是在強調肌肉碰撞的季後賽防守戰裡,Dalembert 這種條件的球員擁有一定程度的先天優勢。到這裡已經是第三次重複了,Ben Wallace 仍是聯盟裡最頂尖的防守球員之一,有她鎮守禁區,活塞的勝算就多了幾分保障,但大班必須打起精神保持全場 48 分鐘的專注,才不至於讓對爭搶籃板、以火鍋捍衛籃下的慾望都跟自己同樣飢渴的小戴有機可乘。


● 強力前鋒 Rasheed Wallace vs. Chris Webber

沒有人看過波特蘭拓荒者與沙加緬度國王在季後賽的對決,但 Rasheed Wallace 和 Chris Webber 這一對全能明星強力前鋒彼此可不陌生。1995-96 年球季 Wallace 曾和 Webber 一起穿上華盛頓子彈球衣並肩作戰,但我嚴重懷疑真能記得那時的子彈隊的密西根二虎(Chris Webber + Juwan Howard)加上 Rasheed Wallace 的超級三鋒到底如何配合的球迷會有多少。根據歷史資料作初步的推敲,在 C-Webb 唯一上場的 15 場比賽裡,Sheed 多半是機動性擔任密西根二虎的替補,只有 Webb 不能打了的時候,Sheed 才成為先發的第二選擇。每戰三鋒同時在場上的平均時間最多可能只有十幾分鐘。

短短一季的合作時間,加上該年兩人雙雙輪流因故缺賽,私底下能夠一起分組練球互相攻守的機會恐怕也不會太多。但基本上的熟悉還是有的 (trivia 冷知識便利貼:在隔年 Sheed 離開的 1996-97 球季,子彈在自由球員市場補進了選秀會上不受青睞的 Ben Wallace,這一年 Webber 健康打了 72 場比賽,每場可以打上 39 分鐘,有得分籃板 20-10 平均 dbl-dbl 的績效;Big Ben 彼時一點都還不 big,32 場出賽裡平均只有 5.8 分鐘的垃圾時間,跟 Darvin Ham 現在在活塞的定位也差不了多少,妳能想像過個八年後如果 Ham 和 Tayshaun Prince 分屬不同球隊在季後賽碰頭,Ham 會自告奮勇說「讓我來守 Tay,當年我們同隊我跟她很熟!」的畫面嗎?如果 Ben Wallace 和 Chris Webber 之間私底下只有這種程度的交情,那就不太好說對彼此的動作真的熟得到哪裡去了吧。當然這是個爛例子,不重要。反正只是提供個冷知識的過度引申嘛...),更何況先後離開華盛頓來到西區打拚後,雙雙落腳在太平洋分組,每年還要碰頭四回,也都能造成對方不小的壓力,加上 Sheed 與 C-Webb 都是能裡能外、打高低位都不成問題的全能球風,理論上,這個位置的對抗應該會很有看頭。

但那只是理論上。Rasheed Wallace 在拿下冠軍的過程中證明了自己不是多數球迷誤解中那個只會吵架搞怪找裁判、對手甚至自己教練和隊友麻煩的擾亂份子,而是血液中「壞亦有道」的基因在來到活塞後才正像壞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成為改邪歸正的千金不換回頭浪子。筆者在去年季後賽東區第二輪已經在這一點上試圖為 Wallace 受到的誤會作過自以為瞭解真相的澄清,在此不再贅述。而重點是,Sheed 從去年就一直飽受足底筋膜炎的困擾,從她帶傷打球在場上的表現看來,這個宿疾的痛楚確讓 Sheed 降低不少移動力,迫使其必須將初出茅廬時繁複華麗的進攻動作簡化到一個程度,回歸樸實之後卻也更增添了效率。

****** ****** ****** ****** ****** ******

Chris Webber 的情形也有點類似。在大前鋒這個位置上,Webber 在籃球上的天才可能是 NBA 六十年來第一人,不誇張。或許妳會想拿運動品牌廣告中從天而降(godsend)的兩個 21 號 (廣告裡是還有一個 1 號啦,先不要管她)來反駁我,但如果說 Tim Duncan、Kevin Garnett 的強是建立在「穩定」而「均衡」的基礎上頭,而打出有別於彼此一內斂、一狂放的個人不同特色,我會說 Chris Webber 藏不住的天才洋溢卻很明顯跟這兩位怪獸級大前鋒都截然不同 (這並不是說 Duncan、Garnett 的成功都是經由九十分的天分加上一百分的苦練而來而 Webber 不必唸書就可以每科通通都考一百分的那種天才);從持球能力(ball-handling)跟傳球能力(passing)來看,Webber 跟籃球結為莫逆知交的熟悉程度總和成了一個籠統的「球感(sense of balling)」,這才是我所說籃球運動一路發展上百年來唯一僅見的超級籃球天才所在。不誇張。

Webber 擁有如此萬中無一的難得武學奇才資質,但成就似乎不如兩個 21 號,問題主要出在身體與心理兩者之間的不平衡。這不是「穩定度」的問題,而是當 Webber 已經可以靠本就頂尖的體能條件和再熟練不過的耍球技巧打遍天下難逢敵手的生涯初期,她當時的心理還未趨成熟。亟需改善家中經濟條件的 Webber 捲入過在 NCAA 打球時便違規收受金錢餽贈的風波,也傳出過禁藥問題、還跟 Howard 一起惹上過強暴案的諸多麻煩;當她不情不願地被「流放」到當年的「萬年爛隊」沙加緬度國王,如果不是在這裡遇到 Rick Adelman,如果不是在這裡遇到 Vlade Divac,如果不是在這裡還有 Jason Williams 和 Jon Barry、Nick Anderson、Tony Delk 等一票個個有一段亟欲擺脫的低潮而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好傢伙」夥伴們,如果不是她們一起凝聚了一種想要觸底反彈的心理氣氛、撥雲見日的集體意識,Webber 或許永遠無法在沙加緬度站上自己人生的另一個高峰,成為這支球隊掛頭牌的靈魂人物。

然而就像 Patrick Ewing、Reggie Miller、Charles Barkley、John Stockton、Karl Malone、Gary Payton 等人都在生涯顛峰遇到 Michael Jordan 擋路般,當 Webber 在 2001-02 年錯過跟冠軍夢最接近的一刻,之後總是遇到受傷停賽,就距離這個目標愈來愈遠了。Webber 在前年季後賽對達拉斯小牛時因膝蓋再度受傷提前退出,此後即使一邊靜養一邊又辛苦練球維持球感,卻似乎始終無法從病痛的陰影中走出來,Webber 的打法作了必要的調整,跟當時隊上老大哥 Vlade Divac 的老油條打法及替代她先發的新隊友 Brad Miller 都愈來愈相像,這幾年來 C-Webb 跳投時腳尖幾乎不再離開地球表面太遠,而 Brad 則也愈來愈會 / 愈敢送出刁鑽角度的傳球,幾乎球一到隊友手上就是很好的出手空檔,用籃球智慧取代飛奔運動力的球風,一樣能讓球迷看得賞心悅目如癡如狂。

只不過,在被交易到七六人之後,Webber 在費城卻面臨到不小的隊型、戰術適應問題,各項數據比起上半季在國王時不但全面下滑,表現甚至反而還不如轉到國王後都受到一定程度重用的 Kenny Thomas、Corliss Williamson、Brian Skinner,再加上一起跟著 Webber 轉學過來填充球員名單又不致使薪資空間爆表的 Matt Barnes 和 Michael Bradley 兩位交易配角都遭到嚴重的冰凍,反而更讓這一筆原先看似國王大虧而七六人大賺的交易得到了恰恰相反的結果,更為國王總管 Geoff Petrie 知人善任、識才適所的經營功力再增添一則背書。

****** ****** ****** ****** ****** ****** ******

前面說過,Sheed / C-Webb 的對決,在「理論上」會很有看頭。之所以說理論上,是因為那必須建立在球隊允許她們作更自由發揮的前提上。兩位明星前鋒都有極佳的單打作戰能力,也很懂得靠團隊合作取勝的道理而不會太自私黏球,但是作為球季中途加入的生力軍,球隊的核心早在兩人經交易來到隊上之前便已確立,她們都是球隊提升戰力的重要拼圖 (活塞去年還真的就這麼拼成過一幅志得意滿的冠軍隊團體照),卻都不是最大、最中間的那一塊。

Randy Ayers、Chris Ford 或許能力有限,所以不懂得如何把 Glenn Robinson 平均 20 分左右的火力不打折扣地納入戰術體系之中,使其成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部份,球迷還只好勉強體諒,但 Jim O'Brien 在季前為七六人規劃好的戰術藍圖尚且需要在一路變換調整各種組合才漸漸找到只在五成勝率上下徘徊的贏球方程式,總管 Billy King 在季中所作的三對三交易又迫使球隊戰術在三四號位置的設計出現新的變數,這就很難讓 O'Brien 為首的教練團膽敢斷然割捨已經漸漸摸索成形的打法,馬上搬出讓隊友們都能配合由 Webber 主導的新戰術思維。活塞去年在球季後半段得到 Sheed,補上的是 Elden Campbell、Mehmet Okur 都不足以擔當重任的那一塊,Sheed 擔負的重要性和被賦予的角色發揮空間,就遠比 C-Webb 今年來到七六人所得到的後備支援要更多。

O'Brien 教練團為七六人設計的戰術走位,得分空檔多半是在接應後場一二號雙衛切入之後的籃下短傳或吊大角長傳後產生,跟 Webber 在國王時由四五號打高低位的連接加上強弱邊的多重單擋之後頻頻開後門的策應方式,幾乎是完全不同的核心概念。當然我們不能說讓 Webber 去作 Kenny Thomas、Corliss Williamson 於交易前的上半季負擔的任務,Webber 會輸給這兩個只有六呎七吋的矮前鋒,但即使據說只有六呎四吋半卻謊報六呎八吋的前七六人明星大前鋒 Charles Barkley 曾批評「每年付給妳一千萬不是叫妳去投中距離的」,與其拿一千萬 (其實差不多有... 一千七百萬!!!)只給一個人去作很多禁區的苦力髒活,老實說還不如把這錢拆成三四份甚至更多,用九零年代初「活塞壞孩子」的思維來養一批籃球暴徒跟對手玩車輪戰,豈不更划算而且有效?

傷病困擾是 Sheed 和 C-Webb 的共同敵人,而 C-Webb 還需要更多時間和磨合去取得教練團的信任 (另一種情形是萬一七六人預備好也練熟的前兩三套戰術都打不出成效,為了出奇制勝不如乾脆轉換戰術核心放手一搏或是垂死掙扎)、培養出跟隊友之間的配合默契。只不過季後賽每一輪只打七戰四勝,時間是不等人的。


● 小前鋒 Tayshaun Prince vs. Kyle Korver

這應該不是我第一次公開表達過了, 「Tayshaun Prince 會是下一個 Shawn Marion。」 不,別瞎猜,我不是在幫電影【決戰猩球(Planet of Apes)續集】的製片、選角指導構思客串演員的名單。我說的是那一開始容易被低估忽略,但卻能以獨特的個人特色適時挺身而出和願意作好 every little thing 幫助球隊磨合得更密切的串連能力。

左撇子又有六呎九吋高瘦長雙臂的 Tay、出手姿勢並不標準更不好看但幾乎沒有什麼準備動作就有辦法很快把球搞進籃框裡的 Tay、隨時都可能從猿人星球天外飛進爭搶重要進攻籃板或搧出關鍵火鍋的 Tay、活脫是拉長版的 Matrix 鏡中倒影。Prince 對活塞與時俱增的重要性與貢獻度,會是洛杉磯快艇隊 Bobby Simmons 在角逐「年度最佳進步球員獎」時的最大敵手之一,而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也有機會在明星賽中看到 Prince 的身影。

Prince 從來不妄稱自己是什麼「Kobe Stopper」「T-Mac Killer」「AI Buster」之類的防守悍將,但除了 Kobe Bryant、Tracy McGrady、Allen Iverson 等得分高手都曾在季後賽面對 Prince 時討不到任何便宜之外,去年東區冠軍系列第二戰 Reggie Miller 原本應該十拿九穩的快攻上籃被 Prince 硬是後發先至追趕上來否決掉,這一記乾淨而紮實的火鍋,正是活塞能夠在當時苦於裁判並不垂青的幾個重要判決、幾乎完全處於下風的落後氣勢下,之所以能夠率先破解了溜馬的主場優勢、並接著一舉挺進總冠軍的最大關鍵轉捩點。

季後賽「防守戰」好看之處,並不是在看球員們為了加強防守而對對手東拉西扯拳腳伺候、隨時可能打起架來的火藥味緊張氣氛,更不會是看球員們為了加強防守付出額外的體力而累得像狗一樣,卻都得不了幾分,只好大眼瞪小眼,比看誰犯錯失分少就能贏得勝利。「防守戰」的精髓在於絕不放棄的意志力展現,從堅毅的防守帶動出進攻的壓倒性氣勢,這才是防守戰會比行雲流水怎麼投怎麼有的高命中率進攻更有看頭之處。在防守戰裡能夠表現出色的球員,展現的是心理抗壓性的壯大。而球迷觀賞這種防守戰所得到的感動,則是一種心靈層次的美好。妳知道如果換妳上場,妳一定沒辦法作到百發百中,這難度實在太高了,把 PlayStation、X-Box 拿出來玩還比較快,但保持絕不放棄的積極心態,成為一種此路不通的信念,卻是妳我都可以要求自己努力作到的。大衛可以戰勝巨人歌利亞,王子也可以破壞米勒時間。

Tayshaun Prince 會是下一個 Shawn Marion,甚至,未來的成就還可能超過已經耕耘有成的 Marion。純金打造還鑲鑽的冠軍戒指加上誇張到不行的冠軍腰帶只是其一,我指的並不是這個 (不然這種炫耀性的紀念品 Darvin Ham、Darko Milicic 也都有啊),而是球場上的貢獻,把比賽和個人、隊友球技都提升到另一個層次的能力。不誇張。這個部分是否有爭議,如果兩位去演科幻電影可以省下一些特殊化妝費的準明星真有機會在總冠軍賽碰頭,那我們到時候再說。

****** ****** ****** ****** ****** ******

Kyle Korver是近年來少見的美國本土出品絕佳射手。看了 Korver 在七六人遠超第二輪 51 順位身價的突出表現,籃網可能會後悔在兩年前選秀會上以 Korver 賣給七六人換得一筆現金的那一筆交易,同年選秀會第一輪選進留著自用的克羅埃西亞大型雙能衛 Zoran Planinic 據球探報告應該是比現在在爵士的同胞 Gordan Giricek 更多功能、更值得投資的新秀,但如今跟當時遭變賣的 Korver 相比,或就跟 Giricek 比,卻顯然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Korver 出身於 Creighton 大學,跟籃網替補鋒衛 Rodney Buford 系出同門,兩人同是 2003 年獲頒 Naismith 最佳教練獎得主 Dana Altman 前後期指導出的得意門生。但這對學長學弟一個離校另一個才進來,不僅剛好錯開無緣同場奮戰的機會,球風打法也截然不同。2000-01 年也曾參與過七六人近十年來最美好時光的 Buford 大四時有 44% 的三分命中率,能跑能跳的體能是最大優點,NBA 菜鳥年參加過熱火 Pat Riley 的防守訓練班起但卻改以四處攪和的爛仗行走江湖,Korver 從大學到現在只要進入射程範圍各個外線定點都能頻頻開砲的球風跟學長相比明顯迥然兩異。

最可貴的是,Korver 並不只是個只能在定點開火的純射手而已。身為六呎七八吋以下、並不特別高壯的白人球員,要想在聯盟裡生存,除了砍砍外線的本事之外,還需要有更強悍的防守態度,或是更多元的進攻技巧,能幫忙抓籃板、甚或分攤組織傳導的責任也都同樣重要。前公牛與馬刺的退役射手 Steve Kerr、灰狼的 Fred Hoiberg、也曾為七六人效力的爵士前鋒 Matt Harpring 等人都是絕佳的典型代表。除了精準的三分神射能力,Korver 還用協力捍衛籃板也願意在阻止對手進攻籃框時充當禁區肉盾螳臂擋車的決心,贏得教練和隊友的信賴。另外,和戰術設計有關,Korver 在隊上的進攻順位並非最優先的前二選擇得分點,這使其每在接獲隊友傳球時會展現出更果決的態度和信心,就算可能多運個兩下才拔起來作跳投嘗試或假動作傳球,這個運球動作的目的通常會是在讓自己進入更有利的攻擊位置,而非在這多出來的一兩秒時間內只是原地運球邊考慮著該作出如何選擇的臨場判斷,這個處理球的習慣則又讓 Korver 與聯盟最佳白人射手小前鋒 Peja Stojakovic 之間有了一些區分。 兩種打法各有千秋而未必有優劣之分,反正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己方球員能夠投進就是好球,但這或許多少也會造成從國王來到七六人的 Webber 在適應搭配射手隊友時的小小障礙。

「dude, where's my car? 豬頭,我的車咧?」除了經美聯社入選為全美大學第二隊,到第二輪才被選進又被認為效能有限而被原東家轉賣的 Korver 是該得到更多的尊重。隨著先發地位的取得,Korver 不再只是菜鳥年時每場只有十分鐘出頭上場時間、光靠一張跟喜劇演員 Ashton Kutcher 神似的明星臉或在明星週三分大賽亮相爭取知名度的無名小卒 (trivia 冷知識便利貼:雖然成績並不甚理想,Korver 是 NBA 舉辦明星賽以來首位以菜鳥之姿獲邀參加三分球大賽的史上第一人)。Korver 本季在個人數據上呈現小幅的攀升,即使大概還是不能跟 Simmons 或山貓的 Gerald Wallace 倍數提升的績效相提並論,但也已經足以讓 Korver 成為最佳進步獎的潛在遺珠之憾,畢竟在以爭取季後賽分組龍頭種子順位為目標的球隊裡能有如此成長,已經比身處且戰且走陪公子打球的後段班球隊裡得以恣意揮灑有著更不易達成的難度。

****** ****** ****** ****** ****** ******

在 Prince 與 Korver 的互相攻守中,由於 Korver 並非七六人進攻的第一選擇也不完全是定點射手,而 Prince 在防守方面的好評價也不獨表現在一對一的盯人防守上,我們可以預期活塞還是會放給 Korver 一些夠寬廣的出手空間,但七六人要如何恰到好處地把球交到進入射程範圍中的 Korver 手上,則勢必會受到 Prince 富涵空間判斷(judgment of spacing)智慧的嚴苛挑戰。

而對 Korver 來說,雖然已經有值得被小小稱讚一番的防守意願和心態,但前列的那些優點主要是在作一對一防守時本分以外還願意多下一些工夫的細節,回到守住自己該守的人這一點,以 Korver 的經驗與能力,畢竟還是有其極限。更何況對手是一年比一年進步的「下一個 Shawn Marion」左手怪傑 Tayshaun Prince。無論是大跨步的轉身過人、飛身起跳,或是運球後的擺脫、旱地拔蔥式的跳投或跳傳,Prince 多元的進攻技巧和爆發力速度放在六呎九吋 215 磅的輕便身型上都會顯得更加難以防守。即使換成得到認證的 Ron Artest、Bruce Bowen(或是 Shawn Marion)等防守專家都要為此付出更多壓力了,遑論 Kyle Korver。Korver 會需要隊友們的適時幫忙,才能降低 Prince 遊走從球場兩翼滲透到禁區的殺傷力。


● 得分後衛 Richard Hamilton vs. Andre Iguodala

Reggie Miller 的告別巡迴演出還沒到劃下句點的最後時刻之前,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個跟 Reggie 有不少相似點的接班人。最主要的相似之處,是指利用大量變速變向的空手走位步法,輔以利用隊友堆積掩護的協助,製造出個人出手空檔的手段。女士與先生們,為您介紹:「Richarrrrd~~~ Hamil-tonnnn!!!!!!」當然,每回只要到了關鍵時刻都要準時上演的 Miller Time 永遠都會是所有球迷記憶裡無可取代的經典片段,但 Hamilton 也的確是全聯盟最佳的跑者,當 Miller 偶爾還要用上一點老奸巨猾的奸巧小手段讓裁判作出對對手較為不利的判決時,Rip 倒多半都以貨真價實的步法走位把防守者甩脫在後。

這種空手走位尋求空檔的打法,需要視野良好、善於傳球的隊友負責作持球組織的配合。如果空檔跑是跑出來了,持球者卻無法適時而正確地將球傳到跑者手上,那這套戰術的執行也只是白搭,反而讓前一個步驟裡為跑者作掩護的隊友在瞬時之間受到更多的夾擊,而使己方當場又少了兩個可能的傳球選擇。

外號「Big Smooth」的 Chauncey Billups 是自己得分一把罩的得分型控球後衛,但在傳球組織方面的造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果團隊抄截總數連年排在聯盟首位的七六人在有人專職守在 Hamilton 與籃框、Hamilton 與籃球之間至少兩者之一的路徑上之外,總能夠有效判斷出關於活塞球的動向的防守預測,在 Hamilton 這一點的進攻殺傷力就有可能被控制在七六人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 ****** ****** ****** ****** ****** ******

幾乎已經篤定能在「年度新秀第一隊」佔有一席之地的 Andre Iguodala,防守能力和勁爆的體能條件都備受好評,一雙長臂更成為被類比成眾多球評口中及體育記者筆下「下一個 Scottie Pippen」的最大本錢。不過,就筆者在下小的我個人的意見,我倒感覺目前的 Iggy 在球場上的打法更接近於湖人時代的 Eddie Jones 加上溜馬的「crazy legs」Ron Artest 再除以二的綜合體。看那切入的腳步與進攻籃框爆發力,看那壯碩的二頭肌與結實的四頭肌,看那穩固的底盤與靈活的螃蟹步,看那齜牙咧嘴的專注投入與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凌人盛氣,這種球員不論到了哪支球隊都應該是可以迅速融入、值得深造重用的棟樑之材 (只要她不要腦筋秀逗爬代沒事就凸槌搞出一堆有的沒的飛機的話啦。應該是不會,好險好險)

Iguodala 在七六人進攻選擇的順位尚排在 Korver 之後,但教練團仍設計了一套由 Iggy 作為進攻發動機、從半場四十五度角 (以右側居多)面框持球、由其切入禁區核心的穿刺滲透戰術。此時會有一個四、五號位置的隊友在罰球圈左側高位準備投中距離 (通常是 Chris Webber 或替補的 Marc Jackson)或於右側圈底下緣低位隨時上前作策應 (Dalembert、Webber 或 Jackson 甚至 Rodney Rogers 都有可能,但 Josh Davis 就沒辦法作得很好)幫忙擋開對手二號位置防守者並準備搶進攻籃板,而一號位置、三號位置的隊友則會分站三分圈頂及埋伏弱邊底線 (Allen Iverson、Kyle Korver 是最佳的執行者、Willie Green 在投籃方面也很有信心,但往年執行這個任務的老將 Aaron McKie 體能下降之外準頭似乎也有點失靈了)

面對七六人以 Iguodala 為發動機的這一套半場戰術,Hamilton 在防守上可能禁不起來自 Iggy、Sammy 或 M-Jax 太劇烈的肢體碰撞,兩個 Wallace 會適度關門協防,七六人在下一動或再經由一次傳球拿到球的人幾乎就會是此波進攻設定中的攻擊終結者。只要活塞的團隊防守能夠迫使這位設定中的進攻球員放棄出手、重喊戰術,或逼其在進攻時限的壓力下勉強完成投籃動作,就算成功了八成以上的防守。所以七六人的大個子球員在執行這套戰術的中距離跳投穩定度,會跟外線球員的遠距命中率一樣重要。而 Dalembert、Jackson 和 Iguodala 都有頗佳的體能條件作為衝搶進攻籃板的後盾,活塞勢必不能只靠 Ben Wallace 獨力捍衛防守籃板才能抵擋得住七六人這套戰術後的第二波攻勢。當然,如果 Rip 一開始就打算封阻 Iggy 的強勢切入,Iggy 的三分命中率雖然只有 33.1%,可也還是會毫不客氣把握外線跳投的空檔直接出手的。


● 控球後衛 Chauncey Billups vs. Allen Iverson

Chauncey Billups 是去年總冠軍系列戰的最有價值球員,我想那大概是基於 Billups 在該系列中個人得分效能優於她的隊友們,才被拿來作為頒獎的依據。在比較傳統的籃球團隊戰術觀念中,如果持球時間最久的人同時還往往也是隊上出手次數數一數二者,這樣的打法在球的流動性上可能便不會太理想。為此,今年活塞以 Larry Brown 為首的教練團在這方面刻意調整了一些球員們的出手比重,最積極跑動的 Hamilton 仍是隊上出手最多的得分者,而在此同時 Prince 在進攻方面的重要性獲得大幅提升,單打機會更多但總體命中率仍能維持不降反昇,正是 Tay 本季在進攻出手超越過 Billups 的最大關鍵。

然而該注意的是,這樣的改變並不宜解讀成 Billups 退步了。對一個首要擔任控球者角色的球員而言,當左右手多了一個穩定的進攻點可以傳球,更可以減少自己的勉強浪投、精鍊自己的出手選擇。Billups 在例行賽平均助攻數只增加 0.1 次,但從 39.4 進步到 44.2% 的出手命中率,就是教練團作此調整改變所最希望看見的結果。

****** ****** ****** ****** ****** ******

而本季重操菜鳥球季舊業回到控球後衛位置上發揮的 Allen Iverson,也再度面對持球時間最久但出手次數最頻繁、看來看去好像自己才是最佳傳球對象準備好出手的矛盾困境。 「wata.. woulda.. u.. prepare.. 2.. do..?」這是英語中的注音文嗎?妳還是說中文吧。 「能力愈強,責任愈大。」例行賽 30.7 分 (個人第四次年度得分王!)7.9 助攻 (個人生涯新高,聯盟第五名!)的亮麗帳面成績看似定位改變後肩負更多責任的收穫,但在我看來,Iverson 的打法並沒有真正「轉型」的感覺。

Iverson 打起名義上的控球後衛,就像大學以前還兼打美式足球四分衛一樣,這傢伙永遠是場上最受矚目也最能自得其樂並感染給隊友的第一主角,回到這個位置增加更多持球主控節奏的時間,本就該是得心應手;但回顧那些被精選出來的小艾打美式足球四分衛的影像紀錄,我們看到的卻是那個身材纖瘦得比較像個接球員的四分衛,似乎比較喜歡運用自己高人一等的速度爆發力優勢,自己帶球衝出拋傳口袋的保護,鑽縫隙獨力突破對手凶神惡煞般的防守線衛阻擋、再閃過第二三線突擊擒殺,長驅直入一路飛奔至達陣區再來個「slamdunk」式的 touchdown 慶賀動作。

每場平均將近八次的助攻,有大半來自帶球切入後,在自己沒有好的出手機會的情形下,在禁區人堆中即時以各種刁鑽角度把球送達準備好接應這種小短傳的隊友手上,趁防守者注意力還未從 Iverson 身上轉移回來時以身體靠開出一條可以在籃下打板或小拋投、小鉤射的得分契機。呃,莫非這就是美式足球中「陸面進攻」概念的轉化運用嗎?

這種控球打法,跟點對點的單打獨鬥比由線至面的組織進攻還要厲害的尼克 Stephon Marbury、魔術 Steve Francis、熱火 Dwyane Wade 相比,又有什麼不同?人家是一個比一個高壯的 power guards,而妳只是個號稱六呎高的 mini combo guard 呀。過去幾年,我們早就預言過 Iverson 總有一天該回到控球後衛的一號位置發展,才能延長球場上的生命;以那種大量持球運球狂切籃下挑戰禁區的註冊商標的打法,對早已遍體鱗傷的身體會是個愈來愈難以用意志力克服的額外負擔。但是,在名義上轉型回到控球位置的第一年,我們還沒有辦法明確感受到在這方面有意識的調整改變。

平均 30.7 分中,旺盛的得分火力中,經由類似 Reggie Miller、Richard Hamilton 變速變向的空手跑位繞過人群出來接球、視對手反應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的得分方式製造出來的得分機會,在比重上要比往日有 Eric Snow、Aaron McKie 隨侍在側時施展的機會要少了很多。ankle-breaking crossover 之後的單打運球過人神技,或是信心十足的旱地拔蔥後仰跳投,加上美式足球的小球短傳,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打法跟我們期待的真正轉型還有點落差,而就執行結果來看 (不要光看個人數據,還要參考球隊勝率跟隊型),我們也還沒有被說服應該改變我們對所謂「真正轉型」既有想法來適應新的 Iverson 的動機。是吧?

「有些事,一萬年都不會改變。」像 Allen Iverson 永遠應該屬於萬眾矚目的第一主角明星魅力;像 Iverson 即使轉型換了位置也能上演【王者再臨】登基得分人皇寶座的高人一等球技優勢;像費城戰神人小志氣高的不滅鬥魂。 像我愛妳。 「有些事,本來就該努力改變。另外,也還很多事,不應該單純只是為改變而改變。」以七六人目前的薪資結構來看,目前這個組合在明年應該也不致會有太大的變動,除非總管 Billy King 又作了什麼有創意但不見得有正面意義的大型交易 (無論從理性面或情感面來說:拜託最好是不要吧,有沒有人能提醒老王,聯盟規定和跟七六人簽署的工作合約裡,都沒有明載總管不作大型交易就要罰錢的條款?)。這個隊型經過季後賽的實戰經驗和完整訓練營的磨合,應該是有更多的機會可以保持起飛向上的步調,在戰局詭譎多變的歡樂東區大西洋分組取得更好的成績。

「能力愈強,責任愈大。what do you prepare to do?」該怎麼打,才可以為球隊帶來最大的利益?這個球季發生在費城的改變,只是個開始。即使 Allen Iverson 在這個對戰組合裡勢必能夠為對手的 Chauncey Billups、Richard Hamilton 帶來很多壓力,妳也一定明白七六人不可能只靠小艾個人獨得四五十分、送出十幾個助攻的超人表現便理所當然能夠率領球隊贏得勝利;即使妳是個狂熱的死忠七六人迷,妳也一定清楚本季的七六人,球隊設定的目標並不在於一舉奪冠。身為「費城之子」的首要依歸核心,Allen Iverson 目前的打法,帶給隊友的正面化學反應還極其有限,還有很多應該在放暑假後思索該如何調整改變的進化空間。


● 替補戰力

獲選過「年度最佳行政人員」的活塞總管 Joe Dumars 在季前簽下了曾是全聯盟裡垂直彈跳能力最佳的 Antonio McDyess 作為替補大前鋒,先發的兩個 Wallace 之一則輪流充任跟 Dice 配合的中鋒。Dice 的膝蓋雖然在開過好幾次刀之後變得脆弱不堪,我們再也很少看到她展現驚人的爆發力表演第一時間的飛天橫扣,但這位雪梨奧運夢幻隊成員在傷兵名單沈潛多年後也漸漸發展出老油條的球皮打法,不會太黏球自幹,拿到球處理的時間很短,能在瞬間判斷該把球交給哪個機會更佳的隊友,也練就出一些中距離功夫,作為活塞前場的頭號後備支援角色,本季身體健康的 Dice 除有偶爾情緒不穩的技術犯規隱憂之外,是個還算稱職的替補。

用 Elden Campbell 從爵士換來的波多黎各替補控球 Carlos Arroyo,是比總管 Dumars 原本想用 Smush Parker 加選秀權或 Horace Jenkins 跟公牛交易 Frank Williams 作為後場替補的計劃更完美的結果。Campbell 一如預期在被爵士揮棄後本來就有意願再以最低薪回籠,籃網不識相地優先從中攔截一度打亂了這個如意算盤,但有多倫多暴龍跟 Alonzo Mourning 這段有名無實姻緣的前例在先,籃網最後也終於還是不得不放棄身在曹營心在漢的 Big Easy 大叔,在得到 Arroyo 這個比預期更好的戰力補強的過程中,活塞從頭到尾只失去了為了空出球員名單第十五人位置而釋出的 (也是本來就打算當作交易籌碼送走的)Smush Parker 而已 (另外勉強算是同步進行的分枝故事則是老將 Derrick Coleman 終於還是宣布退休,而活塞在這個位置以十日合約找來球路高拐的控衛老將 Anthony Goldwire 打零工隨隊練球,反正高拐沒有真正上過場也沒有獲得延長續約的待遇,跟季後賽就更無瓜葛了)

Arroyo 在例行賽平均約 20 分鐘的上場時間,除了替補控球位置,讓 Billups 得到適度的喘息之外,教練團也有一部份的精兵政策調度是以 Arroyo + Billups 的雙控衛打法(也許還加上讓 Hamilton 打到小前鋒去的安排),讓 Hamilton 和 Prince 也輪流稍事休息的時間。在並不完全融入活塞半場進攻體系的情形下 (這下明白爵士教練 Jerry Sloan 為何會把膽敢拿翹對教練公然嗆聲違逆指導的 Arroyo 從先發拉下來直接送入冰庫、爵士總管 Kevin O'Conner 又為何肯把 Arroyo 當時還剩四年一千六百萬的合約用必須支付給 Campbell 一百多萬的代價打發掉而能開開心心地來跟活塞進行交易了吧?),Arroyo 的二十分鐘到了季後賽可能只會降低,不會受到更多的重用。去年總冠軍戰面對前東家洛杉磯湖人表現出色的替補老將 Lindsey Hunter 將會從 Arroyo 身上分得一些發揮空間。

馬刺後衛 Manu Ginobili 阿根廷國家代表隊的好夥伴 Carlos Delfino 最後並沒有被登錄於活塞的季後賽名單,因此活塞在二三號位置的替補,除了前述以雙控衛陣容精兵政策的輪替調度方式之外,這兩個位置會分別由 Ronald Dupree 和 Darvin Ham 來負責。Dupree 和 Ham 打爛仗的方式在 Larry Brown 老學派的保守哲學裡幾乎只有短暫的垃圾時間可以上來亮相,甚至幾乎沒有在局勢對活塞不利時死馬當活馬醫靠 Dupree 或 Ham 一陣擾亂節奏的無厘頭亂打幫助球隊起死回生的可能。就算有人該負責涵蓋這個工作,那也會是具備大顆心臟的先發左手怪傑 Prince 和擁有大號三分球趕分能力的先發雙能衛 Billups 的 C 計劃。其實我個人還頗欣賞 Dupree 這個即使扮演龍套也願意用百分百投入盡力作到稱職的名不見經傳小球員,這是身為「活塞壞孩子」一員該保持的傳統美德,前面「無厘頭亂打」的形容詞,主要是貼在火腿人 Ham 肉質鮮美彈性極佳的 CAS 優良肉品認證標籤旁邊。

斯拉夫寶貝 Darko Milicic 第二年的進步步調緩慢,跟球隊對新秀的長期育成計劃及保護政策有關,教練團的保守態度更責無旁貸,絕對與此脫不了干係。到了季後賽割喉戰寸土必爭的關鍵時刻,如果活塞受到不可預期因素的影響而在前場戰力的正常輪替上被迫必須作出某種調整改變,寧可在籃網擺爛也要完成生涯末期落葉歸根心願的康寶大叔 Campbell 可能還是會排在 Milicic 之前被叫上場作她該作的事。Ham 也可以打到大前鋒的苦力位置。

整體而言,今年活塞的替補群的板凳深度是明顯嚴重退步的。例行賽板凳平均得 20.5 分在只能排到全聯盟第 28 位,兩年前對戰時活塞可還擁有聯盟次佳的板凳暴徒群的哪。前面也說過了,今年活塞在用人上採取精兵政策,先發五虎平均上場時間都在 34 分鐘以上,其次就已經是 McDyess 和 Arroyo 的二十分鐘出頭了。團隊合作的密切配合,讓先發五虎各具備不同功能性也很難被取代,進入季後賽之後,愈是比分接近的比賽,本來就已經吃緊的調度模式會更緊縮。如果遇上有本錢跟活塞玩車輪戰的對手,未必需要震攝在冠軍衛冕隊曾用暴力喋血防守戰拿下去年冠軍的餘威之下,反而有機會在延長戰線後先行破解活塞的主場優勢,取得扭轉氣勢的勝機。計劃中的東區冠軍戰假想敵熱火就具備這種本錢。於是,在這裡可以思考的問題是,對七六人來說,是不是也具備這樣的條件呢?

****** ****** ****** ****** ******* ******

七六人在季中交易後,總算傾銷出好幾位身高剛好都在六呎七吋上下、同時上場看來幾乎一般高的隊員。不管 Webber 再怎麼適應不良,總算還是在把中前鋒 Marc Jackson 擠到第六人位置去後,一舉提升了球隊整體的平均高度。Jackson 搭配先發 Dalembert 或 Webber 的前場,雖然稱不上「雙塔」,但跟東區八強任何球隊相比,都會是夠讓對手頭大的禁區組合。

Jackson 出身於前幾年除了 Antawn Jamison 之外幾乎沒有人會得分的金州勇士隊,在那個奉行「投籃不進就拚命搶回球權努力把球投到進為止」哲學的球隊裡,Jackson「兇、大、無腦(兇狠、大而化之、不太用腦)」的鴨霸打法,打體能球的特色相當明顯,幾乎一點都看不出來受過天普大學名人堂教練 John Chaney「區域盯人防守(matchup-zone defense)」教育洗禮的防守觀念展現在什麼地方。在新人年前半段拿過幾次單週最佳新秀便得意忘形起來、要求球隊將自己交易到更具季後賽競爭力的球隊而被下令冷凍封殺前,Jackson 是該年狀元郎 Kenyon Martin 競逐新人王時的最大敵手。

Jackson 在去年回到鄰近母校天普所在的費城,報到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學長 McKie 一同回校去拜見恩師 Chaney 聊天敘舊。雖然才打不到三分之一個球季,就因為受傷開刀導致整季報銷,不過在今年健康回到陣中後,仍維持了一貫「兇、大、無腦(兇狠、大器晚成、動物直覺)」的個人特色,但顯然已經多了幾分細膩。特別是在防守上,Jax 已經可以充任球隊在禁區防守的協調者,會適時提醒隊友補上責任防守區哪條防線上的漏洞。雖然 Chaney 可能不像另一位也叫 John 人稱「湯茶房」的 John Thompson 在退休後也常會出現在 Madison Garden Square、First Union Center(現已改名為 Wachovia Center)觀眾席上給「大師兄」Patrick Ewing、「最後入室弟子」Allen Iverson 昔日愛徒們一些建議和精神上的鼓勵,但 Marc Jackson 回到費城後在觀念上的確又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對於自己和隊友在場上該作什麼事,頭腦變得清楚了,本來就具備的蠻橫霸道體能條件和動物直覺般的反射神經則讓 Jax 在觀念變好之後更能即知即行作出她想作的動作。連命中率和射程都又更穩定了許多。

除了 Marc Jackson 之外,七六人陣容中雖然還有兩個退化中的老將 Rodney Rogers、Aaron McKie 都分別拿過「年度最佳第六人」,也還有球齡在三年以下、明明沒有太嚴重的傷勢卻收集了不少張「DNP-CD(did not play - coach decision)」貼紙、或是明明應該可以作得更多,但在教練團採用比活塞更近乎偏執的精兵主義下,在無關緊要的垃圾時間增加了出賽場次卻白白在平均成績單上被拉得更低的 Willie Green、John Salmons 等,加上六呎八吋的 Josh Davis 充任板凳上僅存的替補高度,在教練 Jim O'Brien 的用人哲學裡,這些替補群誰能上場多打一點,都要看她們在賽前練習的狀態如何,和比賽開打後球隊臨時的需求來作所謂的臨場調度「game-time decision」。如果 Dalembert 和 Webber 表現都很好,O'Brien 甚至也會直接讓目前隊中的最佳第六人 Jackson 坐滿三十幾分鐘的板凳都無妨。至於 2000-01 年一起打進總冠軍系列戰的第三位戰友,Kevin Ollie,當年無足輕重,想要靠她還會放槍凸槌,現在也不會比當年更長進到哪邊去。


在這種一山還有一山高、妳精我比妳更精的「精兵政策」六七人輪替陣容下放對廝殺,活塞對七六人的對戰組合,大概很難看到有太多由板凳上殺出一片天的程咬金。針對先發五虎頂多再考慮第六人作好賽前準備,功課大概差不多就已經作完八九成了。


● 「教練,我想打籃球!」「想學嗎?我可以教妳呀。」

「妳怎麼能離開我們?」「我為妳付出了所有所有!一切一切!」「我以為妳會像我愛妳一樣愛我回來,但妳,我忠心敬愛的妳,妳怎麼能離開我們?我們為妳付出了所有所有!一切一切!」□□□□□□哭喊著。 我不清楚名字的部分該填寫誰,但我相信總會有人這麼哭喊著。

「有些事情,一萬年也不會改變。」

就像為了自己小小人生各種目標努力付出了大半輩子、如今仍尚未得到 my desired happiness 的我必須說服自己相信,好人最終都應該要得到好報。如此,我才能在還沒得到好報之前,帶著希望繼續為我要的幸福支撐堅持下去。

「有些事情,一萬年也不會改變。」

就像在我們曾經擁有過那一段彼此珍視的美好回憶後,當有一天得知妳已經找到了妳要的幸福,我也會為妳感到開心,有些事情,總是會變的。但我也難免還是會為了自己並非完成「使妳得到妳要的幸福」這個命題的充分或必要條件之一而暗自感到一絲難以釋懷的遺憾。

恭禧妳在底特律獲得了妳夢想中的防守戰戰術隊型,恭禧妳在底特律蒐集滿了 NCAA 總冠軍、奧運金牌、ABA 總冠軍、NBA 總冠軍「大滿貫」的冠軍夢。妳怎麼能離開我們?在我們為妳付出過所有所有、一切一切之後,妳選擇離開我們,追尋到了妳想要的幸福,這是否意味著,即使我們付出了所有一切,甚至遠超過一整條胳臂、一雙膝蓋,也並不能帶給妳妳所夢寐以求的快樂?有些事情,一萬年也不會改變。像我愛過妳,像妳愛過我,也還像:我並不是妳要的那個人?

「記憶是痛苦的根源,妳能忘記,是福氣。」 這麼說,似是暗藏欷噓?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只要為妳活一天,這是我心願。

在得知妳終於得到妳要的幸福的次日,我還另外打聽到,妳將要搬家離開到遙遠他鄉的消息。過幾天我們會在某個聚會上碰面,那大概就是我們之間的最後一次聯繫了,是嗎?在妳得到了妳要的幸福之後,妳連讓我還能在遠處靜靜守候、幻想著我們也會有復合的一天、而屆時妳甚至會比此刻更覺得幸福快樂,的最後一絲可能性,也不打算留給我了嗎?

「一隻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於是最近的這一個月,當活塞已經沒有機會追趕上遙遙領先的東區新霸主邁阿密熱火,我一直期待著七六人應該爬升到第七順位,然後停住。不要變成第六順位,更不要因為超越了波士頓塞爾提克而攀升到第三種子。不是因為面對熱火要上演老八傳奇有多困難,也無意去考慮無論是第三或第六順位大概都會面對到現任教練 Jim O'Brien 主導打造的核心陣容與戰術,七六人是不是可以因為知己知彼而獲得一些致勝的先機。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若由 Larry Brown 的活塞面對自己也曾主導打造的七六人,七六人又哪裡來的勝算呢?啊,會不會其實我是活塞迷,所以我希望活塞對上七六人可以取得致勝的先機?那祈禱活塞去跟還不成熟又陣腳大亂的克里夫蘭騎士對決,豈不是更輕鬆?其實都不是,我只是單純希望看活塞跟七六人這個組合而已。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在某個派別的武俠小說裡,作徒弟的,照慣例總要在最後一場修鍊中,親手戰勝教導自己學會一切的師父,才算真正學成出師。這是一種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自我超越過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既要教功夫,更要教為人處世的道理。包括搏上性命作賭注,以身作則去實踐這套自我超越的心理修鍊課題。

「只要為妳活一天,這是我心願。」

在可預期這大概已將是 Larry Brown 最後一次在季後賽戰場上操兵作戰之後,我只希望有 Iverson 的七六人跟 Brown 還在的活塞,能夠以這次的交手,為一段長期連載的故事劃下一個句點。分手後,大家都各自經歷過一些事情,好的壞的都有。Iverson 變了、七六人也變了,而且這個改變的過程才剛開始。只是,時間不等人。

我並不認為此刻由 Allen Iverson (對不起,漏掉了,還有 絕地武士大師 歐比王「願原力與妳同在!」帶領著才剛開始第一階段轉變的七六人,真有多大的機會可以把 Larry Brown 已經指導得很好的活塞拉下馬來。只不過,時間不等人,在 NBA 這個領域裡幾乎已經別無所求的 Brown,就像在把魔戒扔進火山銷毀後,佛羅多回家完成了魔戒遠征軍的回憶錄,也要告別山姆,準備搭乘離開的船隻汽笛已經兀自嗚嗚響起了。師徒之間賭上性命的絕死對決,就算在分出勝負高下的過程必定會留下某種遺憾,至少也不應該是「對不起,來不及等妳長大。再見,再見。」這個版本。

還是應該附上正確資訊以免誤導讀者:「Larry Brown 跟活塞的合約還有三年。Brown 曾說如果她的身體狀況允許,她會繼續在底特律執教至合約終止。而無論明年之後是否將回到球場上,可以確定的是,底特律會是 Brown 教練生涯最後一站。Brown 不會考慮提前跳脫合約而跳槽到其他球隊去。」


"where is my coach? hey, man, c'mon! let him through! "

「恭禧妳終於還是得到了妳想要的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必須相信好人會有好報,才能說服自己得到繼續支撐堅持下去的勇氣。很遺憾在妳要的幸福地圖上,沒有留下空白讓我填上我的名字,但在我們曾經擁有過那一段彼此珍視的美好回憶後,當妳揮手向我道別,我不但應該親手割裂自己內心深處對妳仍存有藕斷絲連期待他日復合的不切實際幻想,更應該在我們還能共處一堂的最後時光,努力向妳證明:即使失去了妳,有一天,終有一天,我也還是能夠追求到屬於我的人生中,我要的幸福。」

在追求夢想與幸福的道路上,我們曾經是天造地設完美的一對。即使分離,關於那段回憶,妳知道,我知道,妳一定記得,我也絕不會讓自己忘記。她是永恆。


她是不朽。




我沒有辦法預測,萬一在這對決之後,Allen Iverson (對不起漏掉了還有歐比王願原力與妳同在)還是沒有完成跟 Larry Brown 一樣的冠軍夢,那又該怎麼辦。 我們必須相信好人會有好報才能說服自己得到繼續支撐堅持下去的勇氣...

相信 Jim O'Brien 也一定會同意, 即使當年打進總冠軍賽的組合如今只剩下三位還碩果僅存,而且只有其中一位真的對「碩果」這個形容詞當之無愧,Larry Brown 臨走前的確早在這支仍以 Allen Iverson 為核心的球隊裡埋下了一些深沉的東西,讓 O'Brien 接手初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走得更輕鬆 (別問我 Brown 在這裡所留下的深沉的東西是什麼,切開妳的心,去問那個長得像椰子可是很溫柔的東西吧...)


● 預測

「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她會踩著七色的雲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

生命無常,而球場如戰場,恰恰是人生的縮影。有太多的事是我預測不到的。就像我以為自己有能力包辦季後賽兩個系列以上的分析稿,結果還是遲交甚至有可能就此難產早夭了。就像對戰的比數、就像發生在場上的調度與戰術,就像雙方各得幾勝幾敗,由誰勝出。我猜不著的事,太多太多了。

但有一件事,我或許猜不中前頭、猜不到過程,卻可以事先預測得了結局。Allen Iverson 和 Larry Brown 的師徒對決,將在本系列的第四戰、第五戰、第六戰甚至到第七戰的最後,以相擁而泣為彼此人生中這一段不朽的回憶劃下一個終結。我可以事先預測到的是,我會跟著大哭一場,久久不能自己。如果妳對這對師徒和兩支球隊之間也有一些屬於妳自己的不朽回憶,我可以預測,妳也會跟我一樣。

七六人球員休息室內,那個承襲自 Larry Brown 就學於北卡羅萊納大學傳奇名師 Dean Smith 門下時所習得的球場人生哲學,寫著 play hard, play smart, play it together, and, have fun!的小白板,現在應該已經被擦掉了吧?這短短一行字,一些偉大運動家的人生哲學都被濃縮成了精華蘊含其中。這短短一行字,讓去年的活塞在 Larry Brown 指導下贏得了 NBA 總冠軍,讓今年的北卡在 Roy Williams 的指導下贏得了 NCAA 總冠軍。

我可以預測到,這短短一行字,未來還會深深地影響很多一開始只是受到十大好球影片、freestyle hip-hoop 廣告、一雙漂亮的球鞋、電玩遊戲、或幾篇痴人說球文章等各種不一而足的原因而紛紛喜歡上 NBA 的小朋友,在日後人生各種領域中成為偉大的運動家。




「叔叔,可唔可以來教我D踢波呀?」
「仲踢波? *踩*」
(cut!! NG!! 台詞不對喲,這回我們改過劇本囉。)
「想學呀?我們一起玩吧。」






4:1,活塞勝出。







"my coach, where's my coach? "
我愛妳。再見,再見。







No comments: